每逢街日,摊点乱搭乱盖,农贸垃圾随意丢弃……这样的场景,曾是宜州市石别镇屯蒙村“脏乱差”现象的真实写照。
屯蒙村距石别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村40%青壮年在外务工。由于环保意识淡薄,该村曾一度成为“清洁乡村”活动的后进村屯。春节前,该镇利用大批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加大宣传清洁乡村力度,通过发放《致外出务工村民的一封信》、《“爱我家乡 美我家园”清洁乡村活动倡议书》,向返乡农民工征集“清洁乡村”点子,收集他们对推广清洁乡村技术、垃圾处理模式、筹集保洁经费等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1月28日,屯蒙村40多名返乡农民工带着建设家园,美化村屯的热情,热火朝天地投入到“清洁乡村”活动中,他们的举动,赢得了全村男女老少的支持。在返乡农民工的带动下,群众在意识和行动上有了较大的转变,掀起了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热潮。
群众的高度热情、主动参与,促进了镇、村、屯三级迅速联动。短短几天内,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全民参与、清除遗留、创先争优、制度保障”运行机制。使屯蒙村家园、田园、水源的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及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覃塘区黄练镇:一个“后进村”的转化
编者按: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是今年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目前已进入整改提高的关键阶段。希望通过这个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的成功案例,为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7月13日下午,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村支书黄进 【详细】
宜州市石别镇土桥村移风易俗 构建文明富裕村
风光优美、环境整洁、路网畅通。一幢幢独具风情的楼房,依山而居,错落有致;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湖畔洋楼,桃花桑树。这就是宜州市石别镇土桥村。走进土桥村,宽敞洁净的水泥路、小花园式的楼房立刻让人眼前 【详细】
王在安:让后进村变成生态文明村
核心提示:一个人均年收入曾经只有1747元的后进村,在短短两年之后建起了生态文明村,这样的“奇迹”发生在宾阳县王灵镇秀山村。秀山村的村民都说,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全靠找准了一个肯带领乡亲致富的领头 【详细】
王在安:让后进村变成生态文明村
南宁日报记者杨静 通讯员李晓辉 叶方高 文/图 核心提示:一个人均年收入曾经只有1747元的后进村,在短短两年之后建起了生态文明村,这样的“奇迹”发生在宾阳县王灵镇秀山村。秀山村的村民都说,村里能有这 【详细】
【县域人物】王在安:让后进村变成生态文明村
南宁日报记者杨静 通讯员李晓辉 叶方高 文/图 核心提示:一个人均年收入曾经只有1747元的后进村,在短短两年之后建起了生态文明村,这样的“奇迹”发生在宾阳县王灵镇秀山村。秀山村的村民都说,村里能有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