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杨继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思洛村里麻屯的蜜橘园里,大片橘黄色的果实飘香四溢;龙田村肉鸭旱养示范小区,一眼望去满是成群结队的鸭子;窑上、思义、石路、角塘等村屯的菜地里,绿意盎然;角塘村查比屯新农村建设现场,栽树、围篱笆,热火朝天……

  这正是当前鹿寨县鹿寨镇村间田野呈现出的一幅幅美丽画卷。

  今年以来,该镇以窑上村、石路村为试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抓党建促发展。预计今年全镇可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亿元以上,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超过9000元,增长15%以上。

  结对共建 走出发展路

  “投资不对路,亏得一塌糊涂。”石路村石路屯共产党员李有富年纪轻轻,却成村里的困难户。

  正当李有富为摆脱困境发愁时,鹿寨县县长刘胜友在走访群众中,与他结成帮扶脱困对子。自去年以来,刘胜友帮助李有富协调相关部门,提供了一笔发展旱鸭养殖的资金以及一系列技术指导,让他甩开臂膀大干一场。

  今年以来,李有富发展养殖旱鸭的产业初见成效,赚得8.4万元纯收入,成为当地闻名的脱贫致富标兵。

  组成工作队,下乡入户,走访群众,与困难户结对帮扶,共同发展产业……今年以来,鹿寨镇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一线,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当地农村产业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让党旗飘扬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

  今年以来,该镇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856人,召开群众、村干座谈会32场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0多件。

  扶贫助残 共奔致富路

  “我养土鸡已有3年,全年出售6批共6000多羽,纯收入6万多元。”大村村大村屯村民潘水亮介绍道,

  虽然潘水亮身有残疾,但致富能力一点也不弱。“多亏了镇里开展的‘党员扶残助残’工程,帮助我解决了不少生产生活的难题。”谈起自己的致富经,他不禁感激地说道。

  这样扶贫助残的例子在鹿寨镇数不胜数。今年以来,该镇以“五帮五带”(即帮理论学习,带头更新观念;帮转变作风,带联系群众;帮科学技术,带发展经济;帮扶贫济困、带勤劳致富;帮文明创建,带建好家园)为主线,创新支部联建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村级党员干部纷纷成为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和标杆。

  模范带头 让家园变美

  每天和群众一起建设村前小花园,指挥机器筑平村中道路两旁的泥土,种植路树,围新篱笆,给义务投工投劳的村民煮午饭……角塘村委会主任施佩明在该村查比屯开展的清洁乡村工作中,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

  在他的带动下,查比屯的清洁乡村工作如火如荼进行。如今,村容村貌已是焕然一新。

  石路村石路屯每条道路两旁竖有一块块红色的小牌子,这是该村党员卫生责任区标识牌。牌上写有责任人的姓名、负责的区域及工作职责。全村62名党员每天自带扫帚、火钳、摄箕,来到自己的卫生责任区,清理区域内的日常垃圾,保持区域内环境干净整洁。

  鹿寨镇的广大党员干部建立起清洁志愿服务队,划分党员卫生责任区,在清洁乡村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现在,全镇实现了房前屋后有村民管、村屯主道有保洁员管、卫生责任区有党员管的环境卫生管理新格局。“我们的家园变整洁干净,越来越美了。”村民们高兴地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