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2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黄世幸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增进农民收入。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素有“蔬菜之乡”的美称,因此,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蔬菜产业发展新一极,本人认为,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认识观念,解放农民思想,准确理解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其次,要找好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的着力点,才能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优质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和规模化,大力推动蔬菜优质特色产业发展。

 

  一、解放思想准确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内涵

 

  福利镇是蔬菜重镇,由于受到自然经济的影响,部分农民固守着传统的求稳心态,导致人们思维封闭、僵化,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缺乏创新意识能力。因此,实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调活蔬菜产业结构,要解放农民思想,清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再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考虑更多的是有营养、多样化和优质化。因此,无论是哪类农产品的生产,都应该把优化品种、提高质量作为自己的调整方向,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积极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加大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推广力度,提高优质高产品种的更新、繁育和储备能力,将农产品生产优质化作为种源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以现代农业区和基地为重点,加快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点推进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出口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发展品牌农业。富川福利镇审时度势,成立镇、村蔬菜生产领导机构,负责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努力消除蔬菜发展制约瓶颈。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引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促进蔬菜产量和质量双提高。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理顺销售渠道,促使蔬菜生产和经营齐头并进。

 

  二、积极推进蔬菜生产经营规模化

 

  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进入市场化、专业化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流动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加强对蔬菜基地的规模经营,扩大蔬菜的生产面积,提高土地生产经营效益。引入企业经营机制,农业企业化是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变成适度规模的企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经营格局。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将资金、土地、技术、管理入股,由农户,集体和多元经济主体组成联合体,进行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投资兴办各种农业基地和种养加项目,发展一批龙头农业企业,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发展建设一大批经营规模和外向型程度较高、品牌化经营的“立体农业”、“工厂化农业”等形式的农产品基地,推动农业经济向集约化、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福利镇党委政府适应形势要求,引进、推广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建立蔬菜新品种试验园,引进种植叶菜类、茄果类、瓜类、根块类等应急出口需求的40多个蔬菜新的品种,采用“三避”等10项新技术育苗,用荧光灯、性诱器、粘虫板等无公害技术防治病虫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提高蔬菜产量;引进国外进口设备,实施水肥自动化滴灌,实现了现代化操作管理。花坪村围绕“万亩蔬菜基地”这一目标,全面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形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不断开创“蔬菜生产”工作新局面。全镇初步形成了以花坪村为主的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种植基地3个,户均从中增收2000元以上,凸显了“一村一品”块状农业经济新特色。

 

  三、积极推进蔬菜生产经营产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整体地进入市场,在农业产业内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风险,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收入、利润、风险以适当的方式合理地分散在农民和公司之间。加快农业产业化,关键要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业基地和农产品龙头企业以带动千家万户增收,形成“市场+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福利镇党委政府积极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印发《关于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公告》。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肥料使用、灌溉用水、农药使用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起一整套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完善蔬菜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注重高残高毒农药清查和产品农残检测,投资400万元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每个星期到各重点生产基地抽样检测,每天到批发市场和各大小市场摊点进行采样,样品抽检合格率均达99.5%以上。同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营销网络,理顺销售渠道。在毛家、花坪、罗丰村蔬菜主产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示范区面积约9000亩,总投资3250万元,完善水利灌溉渠系3万多米,修建水泥路4500多米,配套建设机耕道21700多米,为福利镇蔬菜生产经营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为有效促进蔬菜的流通和销售,减少菜农市场风险,增加菜农收入,福利蔬菜种植流通大户于敏发等人成立了福利镇无公害蔬菜产销协会,负责销售信息网络、技术工作等。通过走访各地市场,与南粤各大蔬菜市场建立蔬菜销售网点,与深圳小林公司联手合作出口包装保鲜优质无公害蔬菜,长年销售海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充分发挥毗邻广东的地理位置优势、利用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生产的特点,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以夏阳白、莴苣笙为主的秋冬菜生产,产品远销粤港澳、出口欧美、东南亚等经济发达城市。(作者系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人民政府镇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