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7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周如雨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说法:合作耕种经营加强风险意识

  府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已介入此事。

  府城镇司法所所长黄明观说,因正辉公司未按协议前来收购,和平村、进源村10多户村民先后到司法所反映问题。他们审阅双方合同后发现,合同条款对于正辉公司完全没有约束作用,风险完全嫁接到了村民身上。

  府城镇党委统战委员卢锦玲表示,目前,“公司+农户”的确是农业、农村走向集约化、产业化的一个方向。然而,不少皮包公司却利用农民信息闭塞、感情淳朴等,将风险转嫁到农民身上,甚至以此欺骗农民钱财。她坦言,目前倡导市场经济,政府职能部门只能进行引导、提醒服务,并不能直接干涉,“加上此次村民与正辉公司合作,双方完全是绕开政府这一关,政府难以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管”。

  卢锦玲建议,农民若想降低经营风险,最好在耕种前从市场行情、法律层面等方面咨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免遭受无谓的损失。

  谁来为被坑的农户保驾护航?

  “天兔”来袭,气温骤降。180亩原本“有主”的木瓜,就要全部烂在田间地头吗

  不错,农民是要加强市场风险意识。“公司+农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后,既培育出了“叮当鸡”这样的广西名牌,也因为技术、资金、市场意识等的不对等,不少农户被坑,甚至被骗得血本全无。这起“木瓜滞销案”,不过是众多类似坑农案中的又一新例罢了。

  作为服务型政府,面对陷入困境的农户,是不是应该优先做好以下两件事:

  首先,眼下最紧迫的,是帮助解决尚未烂掉的木瓜的销售问题。180亩木瓜,对木瓜种植大县武鸣来说是一个小数目。但对于10多户签约农户来说,却意味着一年的辛劳就将“打水漂”了。更何况,为了一个好收成,村民们已投入40万元。能卖掉一些,农户的损失就少一些。

  其次,在解决销售后,政府部门是不是应给予这10余户被坑的农户进行法律援助,帮助农户们跟正辉公司打一场官司,以尽量挽回损失

  做了上述两项工作后,教育工作也可列入议程了:上报上级部门,以案说法,向武鸣全县甚至全区农民发出预警,提醒农民兄弟,在签订类似合同时,注意防范合同陷阱,加强风险意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