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一大早,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高桥村村民黄育俭,骑着电单车仅5分钟路程,就来到他上班的食品厂。春节过后,黄育俭决定留在家乡打工,结束了近十年的外出务工生涯。
来到厂里,黄育俭换上工作服,戴着口罩,站在传送机前,给一包包饼干、面包等食品打包装。食品厂实行计件报酬制,黄育俭一天能在厂里挣到50元钱工钱。
“企业建在家门口,打工不再往外跑,在家门口打工让我有了归属感。”黄育俭说,“厂里为我们办理了养老保险,还设置了全勤奖,福利待遇还算不错,我下班后还能照顾家人,心里踏实多了。”
十年前,黄育俭为了支撑贫困的家庭,背井离乡南下广东打工。后来,他结了婚,有了孩子。思家心切的他总想在家乡务工,以便照顾孩子和老人,但由于身无技长,在当地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逢春节一过,他依依不舍地离开家人,开着摩托车到广东打工。
今年春节前夕,庆丰镇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各种技能培训。黄育俭报名参加食品制作、包装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镇里安排他到镇上一家食品厂务工。
黄育俭坦言,在家里打工,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确实比在广东收入少,但吃住都在家,每年又能省下一笔回家路费,一年下来,与到广东务工带回的钱差不了多少。
笔者了解到,春节后,该镇输送近1000名返乡务工人员到当地的企业、种养基地、涉农组织就业,使他们打工再也不用往外跑。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为出境打工风险"兜底" 企业须缴300万备用金
出国打工收入不菲,但纠纷也不少。4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广西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今年起实施,规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需缴存不低于300万元的风险处置备用金,出现纠纷时可用于支付劳工应得报酬、赔偿损失等。工人出国前,还得先学 【详细】
樊开云:昔日打工仔林下养野猪年收入达30多万
因田地少生活困难,一直在外闯荡打工6年,返乡后的樊开云,投资林下养殖“野猪”,年收入达30多万元,成为本村以及朝东镇响当当的一个了不起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详细】
邱汉英: 灵芝撑起致富伞 打工仔有大作为
“打工仔捱艰抵夜,起早摸黑,得个鸡碎丁多,养活自己都难,更不用说别的,有头发边个想做光头……”一首《打工仔》歌曲唱出打工仔在外打工时心中无比发酸发怒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想靠打工养活自己都难,想发财做白日梦吧!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在昭平县北陀镇立教村的邱汉英就是打 【详细】
返乡农民工: 在外打工不容易回乡创业会更好
为了密切与农民工的联系,了解广大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的想法和需求,共同研究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2月12日下午,大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农业、扶贫、住建等部门,在县政府四楼召开2015年返乡农民工迎春座谈会, 【详细】
广西桂林“坚强姐”跪着打工 称做人要有骨气
今年50岁的胡凤莲出生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围子村,她6个月大时不慎烧伤,导致只能靠膝盖跪着走路,但她身残志不残,在丈夫离家出走后跪着种菜养猪、挖山开荒、纺布刺绣,以微薄之力养育女儿,直到女儿2004年外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