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左州镇打造成为崇左市“最甜乡镇”,是左州镇的奋斗目标。高效节水、深耕深松、地膜保苗、环保防害等“绿色”技术,是“最甜镇”的组合“生态经”。
保证甘蔗种植面积,是建设最甜镇的重要环节。镇领导带领干部们分头深入各村屯,走进农家,大力宣传甘蔗生产的优惠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甘蔗种植增收账,加强与糖厂、群众的沟通与联系,协调蔗种、化肥的调配、机耕等各项服务工作,增强群众种植甘蔗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左州镇种蔗面积增加到15.69万亩,预计入厂原料甘蔗70万吨。
提高甘蔗产量,是建设“最甜镇”的第二个措施。上个榨季,左州镇搞了一片7000多亩的深耕深松和宿根蔗地膜覆盖示范区,获得良好效益。今年,全镇动用40匹及以上马力的农机器200多台架,开展蔗地深耕深松,为提高新植蔗的单亩产量打好基础。
打造“最甜镇”的第三个措施,是抓好保温过冬,确保新植蔗、宿根蔗的出苗率,让甘蔗苗保温过冬是保苗的重要一环。示范区宿根蔗通过地膜覆盖,每亩增产1吨原料蔗。为了推广这项新技术,左州镇党委、政府争取到了江州区蔗糖生产指挥部和驮卢糖厂的大力支持。指挥部派出技术员深入田间指导,驮卢糖厂在地膜采购上给予群众50%的资金支持。今年春,宿根蔗的地膜覆盖达到9万亩。
水是甘蔗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地处左江旱区的左州镇,充分利用入选中央财政第三批小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的政策,大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成了中央(咘罗)现代糖料蔗发展示范基地、蒙毅广土地流转暨高效节水灌溉种植甘蔗示范园。今年,该镇计划以果怕文明新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带动推广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种植甘蔗。
危害甘蔗的害虫有螟虫和天牛。左州镇采用生物灭虫法,在螟虫孵化期,在大面积蔗田人工投放赤眼蜂卵,让赤眼蜂蚴虫吃掉螟虫蚴虫。消灭天牛一般采用灯光诱捕的方法。今年,在天牛交配的5月,该镇以各党支部和村委会、经联社为单位,组织了一次诱捕天牛大比赛。群众在甘蔗田里,打开莹光灯、手电筒、摩托车灯和汽车灯,利用天牛的趋光性,捕捉天牛,最好纪录一天捕捉了33公斤天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安马乡召开2021年产业发展(花椒采摘)现场会
炎炎盛夏,走进安马社区黄洞花椒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扑鼻而来的是花椒的椒香味。山坡上,数十多个采摘花椒的工人们手里拿着剪刀正在采摘着花椒,挂满汗珠的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6月7日,安 【详细】
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推广抛秧技术 提高黑米产量
5月20日农业技术专家盘玉梅在为三联村群众讲解抛秧技术要领。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四百余亩的黑米种植,全部采用秧盘育苗这一科技技术,此举一改过去的大田育秧落后耕作模式,还能有效的提高黑米的产量和 【详细】
广西金秀县:罗香乡2021年开展油茶栽培现场培训会
伴随着阵阵山风,漫山的油茶苗木映入眼前。为进一步提升油茶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实现油茶产业良好发展,4月24日,在罗香乡平竹村六烟林场“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油茶栽培管理技术现场培训会。罗香 【详细】
宜州区安马乡:发展花椒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村今年预计种植30亩做个示范!”4月3日一大早,安马乡肯坝村党支部委员韦绍新就开车农用车从肯坝村来到安马街上,一捆一捆的装运花椒苗。肯坝村以前以种植产值较低的玉米为主,为提高村民收入, 【详细】
宁明那堪镇“三带一结合”全力打造坚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
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党总支部书记许富清(左一)夫妇俩正在对已经种植三年期的澳洲坚果喷药杀虫。(周贻刚 摄)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群众正在抓住开春时节抢种澳洲坚果。 (周贻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