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江口镇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全镇已形成以交通运输、竹芒藤编工艺品、五金制品、造船、电子产品、木器、粮食加工等为主的产业结构。今年1-6月,该镇国民生产总值3.2亿多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00多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5%和13%。
江口镇是广西三大古镇之一,地处浔江岸边,沿江上溯可达南宁、柳州、云南、贵州,下通广州、港澳。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该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目前共有3家水运企业、100多艘货轮,装载量8万多吨,年运输收入8000万元至1亿元。公路运输方面,该镇有3家汽车客运公司,有大客车30多辆、车站专线车40多辆、出租车50多辆,年运输收入达8000万元。
该镇在武平二级公路旁的东升村规划开发1200亩土地建设江口镇工业集中区,打造工业发展平台。目前,这个工业集中区已征地近600亩。该镇同时做好服务工作,为外来投资者铺路搭桥,为落户镇里的企业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和其他相关手续,尽量减免相关费用,确保投资者得到实惠。近年来,该镇成功引进了福建胶合板厂、意煜针织厂、南丰大米厂等4家企业进入镇工业集中区,总投资达4000多万元,目前已有3家企业投产,并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该镇还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竹、芒、藤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传统手工工艺业生产,先后办起了13家竹、芒、藤编织工艺品企业,并形成了“市场+工厂+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竹、芒、藤编织工艺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年产值达1000万美元。此外,该镇的五金制品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文件柜等产品遍及全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河池市:因地制宜 精准搬迁 全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
河池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大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状况,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有出路”的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探索出“有土安置”和 【详细】
龙胜县:因地制宜 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地无三尺平”的称谓,是湘西南、黔东南与四川进入广西之咽喉与物资集散地,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尤其突出,且与生态环境问题相互交织,成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 【详细】
平桂管理区:强化产业支撑,开创扶贫生态移民安居乐业新局面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民生工程。2014年自治区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以来,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以下简称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2014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9 【详细】
[天等县]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今年以来,天等县强化政策引导,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同时,以农业安全增效、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快速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详细】
广西59个村寨上榜“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众人迎宾寨门外,小曲好唱门难开;敬上一杯糯米酒,劝君快快对歌来!”4月28日,广西“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揭牌仪式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冠洞村冠小屯举行,全寨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唱着“拦路歌”、跳起芦笙舞、摆上百家宴,庆祝寨子获得首批由国家民委命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