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11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梁标文 兰 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讯:今年4月初,广西贺州林氏矿业有限公司在采矿中影响了燕塘镇宝根村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群众闹事的苗头一触即发,村里的民情直通户获知信号后,立即向镇驻村工作组干部汇报,镇驻村工作组、企业负责人、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联合现场办公,仅用3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了这一事关农民生产利益的民生问题。这是钟山县燕塘镇党委、政府创新农村工作方式,大力推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机制,搭建和谐农村新平台而涌现的一个喜人缩影。

  去年8月以来,该镇党委以“解民生、促和谐、谋发展”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化“民情直通车”活动中大力推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机制,创造性地推出“3+1+1〓和谐”的“311”农村工作新思路,促进农事村办向纵深方向发展。“3”就是建立政务村办集中服务日、镇党委主要领导接待工作日、镇党委主要领导“下访”党员工作制度三个制度。“11”就是建立民情直通户和成立镇民情服务中心。

  ——政务村办集中服务日制度。就是把每月的10日和20日作为镇驻村工作组集中服务日,地点设在各行政村民情服务点,服务内容主要有宣传和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理参合农民的看病报销手续;做好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工作,帮助农民群众做好生活困难补助、五保供养救济补助、农村低保补助、危房重建补助、农民建房等申请手续干部全程代办,由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立下军令状,给办事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农事村办”服务工作机制就是把农民的事情当作干部自己的事情,落实全程包办制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农民在办事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切实把麻烦留给干部自己,方便让给农民群众。“实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机制,农民的事情在家门口就全部搞定啦!”受益于“农事村办”办事程序便利的聚义村农民卢启侯这样评价道。

  ——镇党委主要领导接待工作日。就是把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作为镇党委主要领导的“党员接待日”,地点设在镇民情服务中心,接待内容为听取农村党员反映农村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及时了解农村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受理党员的投诉,开门纳谏,并做好登记造册,及时解决党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问题,让广大农村党员与乡镇党委主要领导“零距离”接触,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镇党委主要领导“下访”党员工作制度。就是把党员代表、党员致富能手、困难党员和上访户较多、矛盾较为集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村作为“下访”重点,镇党委书记每月下访不少于3次,每次下访达到3户以上党员,把每次下访所倾听到的问题和信息记在《工作日记》上,严格工作要求和点面督查到位。

  ——建立民情直通户。该镇结合农村实际,按照“设岗定责”的办法和分片包干原则,在每个自然村推选1至2名无职党员作为民情直通户,主要职责是负责收集社情民意、化解邻里矛盾、解决实际困难、反馈民情信息办结结果、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去年冬,该镇鲤鱼头村廖某在建房时未按建设规划留公共路,扬言说宅基地是自己的,自己怎么建就怎么建,是个人问题,谁干涉我就砍谁。该村民情直通户获知这一信息后,立即反馈给驻村工作组,驻村工作组、村干部、司法所人员马上进驻这个村,耐心地做好法律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制止了这一不顾群众利益的行为。该镇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使农村不稳定因素足不出村,化解在萌芽状态。自推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机制以来,该镇矛盾纠纷排查成功率达95%以上,取得了“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县”的农村稳定局面。

  ——成立镇民情服务中心。该镇在成立镇民情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群众居住比较集中、距离镇政府所在地较远、群众办事不方便的村庄,采取独建、联建、分片建等方式办法,在各村委、产业协会、农业生产基地等地方设立民情服务点,定期组织干部开展政务、生产、文化、法律等宣传服务工作,并由镇民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民情的交办、归档、回访等工作,建立以中心带服务点的拉网式农事村办机制。

  “推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机制,把民生问题处理在一线,解决在基层,就是让干部与农民群众实现‘零距离’接触,这是镇党委工作重心下移的明显标志。”该镇党委书记莫怀炳如是说。目前在该镇,推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机制使镇党委“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措施更加日益凸现,为构建和谐农村注入了新活力,搭建了发展新平台。据统计,该镇自推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机制以来,共收集到涉及生产、生活、综治等方面的民情信息300多条,农事办结率达95%以上。

供稿:钟山县委宣传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