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05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 黄尚宁 张冠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个300多人的村庄,引进6家企业,安排就业400个;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乡镇,一下子聚集了许多项目,强势产业迅速扎堆成群;一个10多年得不到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几个老干部深入基层蹲点,两个星期就解决了。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玉州区仁东镇转变作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镇上下涌动着一股务实兴业的风气,促进经济社会朝着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方向迈进。

    两个转变:把好发展“方向盘”

    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该镇开展“千人调研,万人献策”活动,就“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课题深入思考。通过讨论、调研,镇党委提出了“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引进企业向引进产业转变”的工作思路。

    把准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盘”之后,仁东镇又从市委、市政府“强柴兴玉”战略中找到了自己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这个战略的指引下,该镇引进了嘉德、嘉义机械等6家玉柴配套企业,这些上规模、效益好的强优企业立即对工业发展形成了强劲的带动。今年第一季度,该镇财税收入实现340万元,同比增长48%。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该镇着重选择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符合小城镇建设的项目,为城乡统筹发展注入了强势的后劲。今年第一季度,该镇新投产项目2个,预计新增税收300万元以上;新引进项目3个,还有3个项目在洽谈中。

    改善民生:领导干部“沉到底”

    仁东镇山塘水库较多,良水塘水库经过30多年的运行,渗漏相当严重,被自治区定为三类病险水库。该镇领导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解决水库除险加固问题。镇党委派出几位资格较老的干部下到村里,与群众同吃同住,交流感情,连续蹲点两个星期,疏通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筹资400万元启动了水库除险加固修复工程,受益群众3000多人,此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良水塘水库一事,让仁东镇广大党员干部拓展了为民办实事的思路,掌握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法宝,那就是解放思想、深入群众、一沉到底。有一个自然村与村委会存在土地补偿分配问题的纠纷,10多年调处不下。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仁东镇专门成立工作组,再次采取“沉到底”的办法,彻底解决了这个纠纷。

    以工促农:新农村里有工厂

    鹏垌村龙屏庄过去是一个典型的生态文明村,为壮大农村经济总量,该镇提出了“以工兴农,以工富农,以工促农”发展龙屏庄的新思路。他们利用坡地和山地,在村里规划建设工业区,把资源消耗低、发展效益好的项目引进村里,形成“村庄有企业,企业在村中”的格局。如今,龙屏庄引进的企业已达6家,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安排就业400多人,实现了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能在家门口打工。目前,龙屏庄每年人均纯收入达5628元,是引进企业前的2.5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