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记者来到横县马岭镇振兴村龙山屯采访,被不少村民家门前悬挂着的横幅吸引住了。
这一条条醒目的横幅,是村集体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捐款500元以上的农户悬挂的。可别小看这条横幅,正是在它的激励下,龙山屯村民自筹资金35万元,完成了村道路硬化和小巷道路建设。
对比他人找差距
走进龙山屯,一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通往村中,路两旁是开阔平坦的桑园地,长满嫩叶的桑树已满目翠绿;房屋排列整齐,在村灯光球场建设工地,村民正忙着搬砖、抹水泥砂浆。随意走进一户农家小院,都能看到整洁的庭院、窗明几净的厅堂,无处不洋溢着现代农家的温馨与舒适。
“半年前,龙山屯的环境卫生并没有这样干净整洁。”带着记者参观的龙山屯队长何光锋介绍说,龙山屯的巨变还得从该屯村民到云表镇旺庄村喝酒说起。
原来,今天的旺庄村和龙山屯曾经是“一家人”——都来自云表镇邓圩村。1970年,因为建设六蓝水库,村民被一分为二,分别安置在云表镇旺庄村和马岭镇振兴村龙山屯。去年12月,旺庄村举行县级生态文明村建成竣工典礼,龙山屯不少村民被邀请前去喝酒祝贺。这些村民来到旺庄村后,发现这里房屋成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美人欢。大家深受“刺激”:“同样是移民村,为什么他们能生活得像在城里,而我们就不行?”
从云表镇旺庄村回来,龙山屯召开了村民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追赶旺庄村。
产业调整现亮点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发展新产业。在这方面,龙山屯具有较好的基础。
早在几年前,龙山屯就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如今,靠种茉莉花和发展种桑养蚕及冬种蘑菇,龙山屯村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殷实。记者在龙山屯采访时看到,该村家家户户都在为种桑养蚕忙碌着。正在扩建蚕房的村民何其林高兴地说:“去年,我家种桑收入2万多元,今年又扩种到5亩。”
龙山屯233名村民只拥有270亩生产用地。2006年,该屯种桑面积170亩,种植茉莉花60亩,冬种蘑菇3000平方米。今年,全屯桑园种植面积又扩大到200亩。
种桑养蚕、茉莉花种植和冬种蘑菇等三大产业,让龙山屯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一栋栋“桑蚕楼”、“蘑菇楼”、“茉莉花楼”拔地而起。
悬挂横幅聚热情
今年3月,龙山屯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拉开。
改变龙山屯旧貌需要大笔资金,为此村民经过开会讨论,决定自筹资金,由村里男女老少每人出资2000元;同时,还号召村民自愿捐款,并规定:村民捐款500元以上者,由村集体为其家门前悬挂横幅。这一决定很快收到了效果——村民纷纷慷慨捐资。在当日举行的捐款仪式上,一位在北海工作的村民特意赶回来,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小学三年级学生何宗硕,将900元压岁钱捐了出来;75岁的何昌业老人捐出子女给的900元零花钱;何昌英第一次捐款1088元,第二次又捐出8800元,为龙山屯订购了两副崭新的篮球架……很快,全村有32户村民家门口悬挂上了醒目的横幅。村民非常珍惜横幅,每逢刮风下雨,都会把它收起来,晴天又挂出来。
3月18日,龙山屯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村道路和小巷道路硬化改造正式动工。屯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筹委会,设理财、监督等若干个小组,对每一笔资金使用都上墙公示。
村民告诉记者:“富裕不等于新农村,富裕加上文明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为此,该村联合村小学实行农户清洁卫生月检查制度,还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向村民进行环境卫生、农业科技知识宣传,积极引导村民改变传统陋习。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安马乡召开2021年产业发展(花椒采摘)现场会
炎炎盛夏,走进安马社区黄洞花椒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扑鼻而来的是花椒的椒香味。山坡上,数十多个采摘花椒的工人们手里拿着剪刀正在采摘着花椒,挂满汗珠的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6月7日,安 【详细】
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推广抛秧技术 提高黑米产量
5月20日农业技术专家盘玉梅在为三联村群众讲解抛秧技术要领。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四百余亩的黑米种植,全部采用秧盘育苗这一科技技术,此举一改过去的大田育秧落后耕作模式,还能有效的提高黑米的产量和 【详细】
广西金秀县:罗香乡2021年开展油茶栽培现场培训会
伴随着阵阵山风,漫山的油茶苗木映入眼前。为进一步提升油茶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实现油茶产业良好发展,4月24日,在罗香乡平竹村六烟林场“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油茶栽培管理技术现场培训会。罗香 【详细】
宜州区安马乡:发展花椒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村今年预计种植30亩做个示范!”4月3日一大早,安马乡肯坝村党支部委员韦绍新就开车农用车从肯坝村来到安马街上,一捆一捆的装运花椒苗。肯坝村以前以种植产值较低的玉米为主,为提高村民收入, 【详细】
宁明那堪镇“三带一结合”全力打造坚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
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党总支部书记许富清(左一)夫妇俩正在对已经种植三年期的澳洲坚果喷药杀虫。(周贻刚 摄)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群众正在抓住开春时节抢种澳洲坚果。 (周贻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