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宋春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短短几年时间,“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自治区“五村、两规范”建设示范村,“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党组织”等荣誉,北流市罗政村全都榜上有名。

  究其缘由,是自1999年起,罗政村以沼气为纽带,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新村建设,把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变成富裕文明和谐之乡。

  概况:自然条件好 今昔反差大

  罗政村是民乐镇的一个行政村,光温雨热等自然条件较好,耕地面积1820亩,全村586户,2531人,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3660元。

  过去,罗政村大都是低矮破旧的瓦房,没有水泥路,更没有公共活动场所,晴天灰尘满空,雨天泥泞一片,与周边行政村比起来,罗政是一个脏、乱、差的后进村。

  思路:“五改”入手 求“十化”境界

  罗政村不靠圩镇,不近交通要道,没有工业基础,该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迈进新世纪前夕,该村党支部在北流市能源生态局的指导下,明确了发展路子:以沼气建设为中心,开展“五改十化”(改水、改路、改房、改厨、改厕,交通便利化、村屯美化绿化、村组道路硬化、农民住宅楼房化、厨房标准化、厕所卫生化、饮用水净化、生活用能沼气化、养殖良种化、种植高效化),带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村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新村。

  模式:三产业联动 两文明同抓

  罗政新村模式由四部分组成:沼气池建设;“五改十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文化发展(示意见文末)。

  首先,农户每家建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配套“五改十化”。沼液、沼渣作有机肥栽培龙眼、果苗、蘑菇、水稻等优势农产品,种稻发展米粉加工业,米粉下脚料用来养猪,猪粪便及秸秆杂草等用来发酵沼气,形成“米粉-猪-沼-果(稻)”的循环链,在此基础上再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业,形成第一、二、三产业环环相接的农村循环经济。

  农村文化建设是此模式的另一链条。村党组织、村委会真正发挥领导作用,推行“一事一议”,促进农村民主管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在经济发展与村容村貌的改善过程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驾齐驱。   

  北流市能源生态局研制出产气率高、贮气量大、气压稳定、保温、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少的“新水压式沼气池”,又攻克以秸秆为发酵原料的技术难题,使沼气获得更大的推广空间。

  经验:组织强有力 村务讲民主

  基层组织领导得力。生态文化旅游新村建设规模大、时间长、事务杂,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几年来,村干部秉公办事、身先士卒,在村民中树起威信,赢得人心,使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经营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开。

  一事一议民主管理。罗政村不搞一言堂,凡重大事项,都经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通过,村民充分参与村务管理,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

  效益:收入渠道多 文明程度高

  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现在,罗政建有沼气池542座,占户数93%。全村果园面积1500亩,苗圃面积800多亩,蘑菇生产规模6万平方米,年出栏生猪1758头,全村有家庭米粉加工厂12家,年加工米粉1750多吨。村里还引进外资,建起现代农业示范园、西竺岩风景区、山泉浴场等,每年进村游客达5万多人。

  农民收入渠道多种多样。全村户户有果园和苗圃,仅水果和苗木每年全村纯收入就达230多万元,人均收入近千元。村里出租办公楼,每年获租金20多万元。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比北流市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29元。村集体经济水涨船高,去年村集体纯收入超过30万元。

  农村文明程度大为提高。现在的罗政村,89%农户已经改水改厕,建成生态家园庭院130个,道路硬化18公里,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文体广场、野荔园、垂钓区等多个景点的建成,更让环境如诗如画。灯光球场、青年科技室、诗画长廊等文化设施逐渐完善,村里组建有龙狮队、秧歌队、粤剧队、篮球队等,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在村里经常举办。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