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10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黄福兴 胡人源 王振钊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北通镇不断加快农村道路、水利、人饮、生态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果的生态化、有机化的管理技术的推广,提高果品质量,努力发展庭院养殖,果园食用菌、淮山良法种植等新产业,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初显成效,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乡村处处绿荫,治安环境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唱响了一曲绿色生态之歌。

  生态家园春风醉

  远远望去,到处都是绿色,走进了村庄,漂亮小楼间绿树掩映,花香蝶飞,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这就是荣获“全国文明村”光荣称号的福多堂村。

   2003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与清湖村以“城乡联谊、三级联创”为契机,以“五村、两规范”星级管理活动为载体,确定了以“生态新农村”为主题对福多堂进行建设。方案一出,得到了福多堂村村民的积极响应。于是,由镇统一规划,北通镇新农村建设的序幕拉开了。现在,福多堂村已建成绿色生态村,100%的农户用上卫生饮用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沼气池入户率50%以上,农户通电率达100%;50%以上的农户使用程控、移动电话,闭路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进村道路和村庄主要通道实现硬底化,户间道路硬底化率达50%以上;村庄净化、美化、绿化覆盖率达40%;村里开通宽带网络。

  在福多堂村的带动辐射下,其他村的建设也跟上了步伐。清湖坡村、水井边村、博学新村、大面塘新村等周边新农村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生态农业促增收

  北通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全镇种植有荔枝、龙眼6万亩,正常年份可生产优质荔枝、龙眼鲜果5万吨;种植香蕉2万亩,年产优质香蕉4万吨;养殖业以养鸡为主,平均年养鸡500万羽。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努力开展富裕北通、文化北通、生态北通、平安北通建设,农业产业化得到了不断发展。该镇在农业产品生产中,以生态绿色为市场,大力推广“猪+沼+果+灯+鱼”的生态农业模式,全面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门路。如北山村委吴日生,在自家的果园里挂起了灭虫灯,荔枝果树不再喷洒农药,果树下筑起了养鱼小池。池中养的塘角鱼由于吃的是没有农药的害虫,长得好,卖到饭店里的价钱要比一般塘角鱼要高。目前,清湖村利用这种“小窝养鱼”的就有20多户。由于该镇瞄准了市场的需求,绿色生态农业新产品得到了客商的欢迎与好评,形成了旺产旺销的良好市场氛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