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轮子跑不过两个鸭脚板,以前打死我都不信,现在我算是彻底服了。”永福县罗锦镇尚水村马坝桥屯农民吕春发说这番话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吕春发2003年前一直开农用车跑运输,年纯收入3万元,日子过得蛮红火,后来获知养殖桂柳种鸭效益好,他又把资金投入到桂柳种鸭养殖,现在拥有3处种鸭场,存笼种鸭5000羽,如今每天坐收600余元,跑运输只能算搞“副业”了。
罗锦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把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作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2006年全镇出栏肉鸡375万羽,养殖业产值达1.1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5.3%,养殖业收入占全镇人均收入的40%,截至今年4月底,全镇共发展规模养鸡466户,规模养殖种鸭259户,存笼种鸭17.9万羽,肉兔养殖85户。现在畜牧产业已经成为该镇农村经济中产业化程度最高、带动力最强、活力最足的支柱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畜牧产业。罗锦镇现有农业人口3.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充足,年粮食产量达2.95万吨,该镇充分利用充足的饲料资源及富余劳动力充足优势,把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助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制定了“稳定发展食粮型肉猪生产,加快发展食草型牛羊兔生产,突出家禽养殖生产”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山区村以牛、羊为主,平原村以猪鸡鸭和特种养殖为主”的养殖格局。近两年,该镇家禽养殖业迅速升温,先后与温氏、利源、勤业、桂柳家禽等龙头企业合作,走“龙头企业+协会+农户”养殖模式,降低了农户养殖风险,激发了养殖户养殖积极性。罗锦镇因地制宜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对畜牧业的发展作了全面科学的规划,今年新建7个桂柳鸭养殖小区和2个规模肉鸡养殖小区以及1个养猪小区,逐步在全镇形成了肉鸡生产区、种蛋鸭生产区、肉兔养殖区“三区鼎立”格局。至4月底止,该镇新增规模养鸡29户、桂柳种鸭78户、肉兔养殖22户、1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7个,预计今年该镇养殖业产值收入比去年将增加4000万元以上,人均将增收110元。
建立养殖小区,做大做强畜牧产业,规模养殖给罗锦镇群众种下了“摇钱树”,带富了一方群众。该镇尚水村老村屯吕玉华发展种鸭场5处,饲养种鸭7000羽,年纯收入超过35万元,依靠养殖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群众达56户,超万元的有600多户,不少群众通过发展养殖“发了家”,建起了“小洋房”。星草村马鞍桥屯自2003年开始饲养温氏鸡,至今全屯57户农户中有40多户养殖温氏鸡,成为远近闻名的温氏鸡养殖专业村。富了的群众开始谋划建新村,该屯22户养殖专业户每户投资12万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新建砖混结构小别墅22栋,目前已有9户搬进了新居,该屯成为罗锦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供稿:永福县委宣传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安马乡召开2021年产业发展(花椒采摘)现场会
炎炎盛夏,走进安马社区黄洞花椒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扑鼻而来的是花椒的椒香味。山坡上,数十多个采摘花椒的工人们手里拿着剪刀正在采摘着花椒,挂满汗珠的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6月7日,安 【详细】
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推广抛秧技术 提高黑米产量
5月20日农业技术专家盘玉梅在为三联村群众讲解抛秧技术要领。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四百余亩的黑米种植,全部采用秧盘育苗这一科技技术,此举一改过去的大田育秧落后耕作模式,还能有效的提高黑米的产量和 【详细】
广西金秀县:罗香乡2021年开展油茶栽培现场培训会
伴随着阵阵山风,漫山的油茶苗木映入眼前。为进一步提升油茶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实现油茶产业良好发展,4月24日,在罗香乡平竹村六烟林场“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油茶栽培管理技术现场培训会。罗香 【详细】
宜州区安马乡:发展花椒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村今年预计种植30亩做个示范!”4月3日一大早,安马乡肯坝村党支部委员韦绍新就开车农用车从肯坝村来到安马街上,一捆一捆的装运花椒苗。肯坝村以前以种植产值较低的玉米为主,为提高村民收入, 【详细】
宁明那堪镇“三带一结合”全力打造坚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
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党总支部书记许富清(左一)夫妇俩正在对已经种植三年期的澳洲坚果喷药杀虫。(周贻刚 摄)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群众正在抓住开春时节抢种澳洲坚果。 (周贻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