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邓蕾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灵山县石塘镇苏村围绕市场需求,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文章,大力发展以果蔗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经营格局,成为远近闻名的果蔗专业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2006年,该村经济总值369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2元。其中仅果蔗一项,产值达928万元,人均果蔗纯收入达1381元,占总纯收入的35.3%。今年3月,该村荣获“广西特色农业十大示范村——名优果蔗示范村”称号。

  以前,苏村靠种植水稻为主,村民们虽然在水稻种植上下了不少工夫,却卖不出好价钱,村民收入增幅不大。2000年,苏村引来了相邻横县果蔗种植大户到该村租田种植果蔗,一些农民在为果蔗老板打工过程中,逐渐了解和掌握了果蔗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在与收购客商的攀谈中了解果蔗在北方地区销路好、价格不错。看到老板大把大把赚钞票,苏村农民感到“帮你种不如我自己种”。苏村村委积极组织群众发展果蔗规模化生产,2003年,全村果蔗面积发展到近1000亩,2006年,全村果蔗面积达1450亩。

  为使种植果蔗增加收入,该村大力开展农村技术培训,聘请县、镇农技专家到该村来上课、办培训班,并实地解答疑难问题,几年来,全村受训农民达80%以上。为提高果蔗质量,该村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地方推广的高效栽培技术,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亩产由原来的6~8吨,提高到现在9~10吨,最高亩产达12.3吨。该村还成立了果蔗协会,对全村果蔗种植的生产提供“咨询、协调、果蔗流通、技术交流”等服务,在引导全村蔗农搞好规模生产、提高果蔗品质、开拓销售市场、实现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苏村的蔗农获得了理想的收入。 2005年,全村种果蔗收入达15万元以上的有3户、10~14万元有6户、5~10万元有8户;2006年,全村果蔗产值达928万元,人均产值达2600元,果蔗产业已成为该村的致富产业。

  特色经济的发展,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全村祖祖辈辈居住的泥砖房变成了漂亮楼房,目前,全村98%的农家建起了楼房,90%的家庭安装了固定电话、购置了摩托车,50%的农户用上了移动电话,农户家用电器齐全,电脑、MP3等也开始进入了该村平常百姓家,农村各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区的前列。几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广西卫生村”、“广西科普文明村”、“广西党员农教科普示范村”、“钦州市科学文明村”、“钦州市文明村”等称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