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石塘镇苏村围绕市场需求,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文章,大力发展以果蔗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经营格局,成为远近闻名的果蔗专业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2006年,该村经济总值369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2元。其中仅果蔗一项,产值达928万元,人均果蔗纯收入达1381元,占总纯收入的35.3%。今年3月,该村荣获“广西特色农业十大示范村——名优果蔗示范村”称号。
以前,苏村靠种植水稻为主,村民们虽然在水稻种植上下了不少工夫,却卖不出好价钱,村民收入增幅不大。2000年,苏村引来了相邻横县果蔗种植大户到该村租田种植果蔗,一些农民在为果蔗老板打工过程中,逐渐了解和掌握了果蔗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在与收购客商的攀谈中了解果蔗在北方地区销路好、价格不错。看到老板大把大把赚钞票,苏村农民感到“帮你种不如我自己种”。苏村村委积极组织群众发展果蔗规模化生产,2003年,全村果蔗面积发展到近1000亩,2006年,全村果蔗面积达1450亩。
为使种植果蔗增加收入,该村大力开展农村技术培训,聘请县、镇农技专家到该村来上课、办培训班,并实地解答疑难问题,几年来,全村受训农民达80%以上。为提高果蔗质量,该村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地方推广的高效栽培技术,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亩产由原来的6~8吨,提高到现在9~10吨,最高亩产达12.3吨。该村还成立了果蔗协会,对全村果蔗种植的生产提供“咨询、协调、果蔗流通、技术交流”等服务,在引导全村蔗农搞好规模生产、提高果蔗品质、开拓销售市场、实现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苏村的蔗农获得了理想的收入。 2005年,全村种果蔗收入达15万元以上的有3户、10~14万元有6户、5~10万元有8户;2006年,全村果蔗产值达928万元,人均产值达2600元,果蔗产业已成为该村的致富产业。
特色经济的发展,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全村祖祖辈辈居住的泥砖房变成了漂亮楼房,目前,全村98%的农家建起了楼房,90%的家庭安装了固定电话、购置了摩托车,50%的农户用上了移动电话,农户家用电器齐全,电脑、MP3等也开始进入了该村平常百姓家,农村各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区的前列。几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广西卫生村”、“广西科普文明村”、“广西党员农教科普示范村”、“钦州市科学文明村”、“钦州市文明村”等称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安马乡召开2021年产业发展(花椒采摘)现场会
炎炎盛夏,走进安马社区黄洞花椒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扑鼻而来的是花椒的椒香味。山坡上,数十多个采摘花椒的工人们手里拿着剪刀正在采摘着花椒,挂满汗珠的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6月7日,安 【详细】
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推广抛秧技术 提高黑米产量
5月20日农业技术专家盘玉梅在为三联村群众讲解抛秧技术要领。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四百余亩的黑米种植,全部采用秧盘育苗这一科技技术,此举一改过去的大田育秧落后耕作模式,还能有效的提高黑米的产量和 【详细】
广西金秀县:罗香乡2021年开展油茶栽培现场培训会
伴随着阵阵山风,漫山的油茶苗木映入眼前。为进一步提升油茶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实现油茶产业良好发展,4月24日,在罗香乡平竹村六烟林场“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油茶栽培管理技术现场培训会。罗香 【详细】
宜州区安马乡:发展花椒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村今年预计种植30亩做个示范!”4月3日一大早,安马乡肯坝村党支部委员韦绍新就开车农用车从肯坝村来到安马街上,一捆一捆的装运花椒苗。肯坝村以前以种植产值较低的玉米为主,为提高村民收入, 【详细】
宁明那堪镇“三带一结合”全力打造坚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
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党总支部书记许富清(左一)夫妇俩正在对已经种植三年期的澳洲坚果喷药杀虫。(周贻刚 摄)宁明县那堪镇四寨村群众正在抓住开春时节抢种澳洲坚果。 (周贻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