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景观大道建设如火如荼
“南丹景观大道重新铺设沥青路面,处于吉朗4期桥头交接处施工部门有一道‘坎’,横在路面上,来往车辆颠簸不已,很不方便!”近日,网友“吉朗物业”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称。记者了解到,南丹景观大道新建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这道“坎”就是景观大道重新铺设沥青路 【详细】
南丹举行壮族蚂拐节 演民俗祈丰收
3月27日,广西南丹县在素有“中国板鞋舞之乡”美誉的吾隘镇那地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壮族蚂拐节,当地壮族群众自编自演,以祭祀蚂拐和唱蚂拐歌、跳蚂拐舞、埋蚂拐等形式,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区内外近5000多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领略民间民俗文 【详细】
南丹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南丹讯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南丹县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县在去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88元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72元、增长12%的目标。
【详细】
南丹大山里的瑶壮民族秀“非遗”
当日,地处广西南丹县吾隘镇独田村壮族男女和里湖瑶族乡怀里村蛮降屯的白裤瑶胞,身着本民族服装,向人们展演本民族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和白裤瑶服饰文化。目前,南丹县已有壮族埋蚂拐习俗、白裤瑶服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白裤瑶猴棍舞、壮族板鞋舞、白 【详细】
南丹温泉
南丹温泉位于县城南面12公里处,70年代初探矿发现,流量达90吨/小时,水质清澈透明、软滑柔柔顺,恒温53度,含有硫、锢、铁、铜、锶、锰、锌、硼、碘、氟、锂等对人体有益元素,具有较强的润肤保健作用,对风湿病、皮肤病、神经性骨病、消化道等多种疾病均有疗效功能。
【详细】
南丹手工绣品走出国门
由南丹县城关镇莲城社区的壮族绣女谭秀仙创办的“南丹少数民族手工刺绣厂”,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狠下功夫,设计制作的白裤瑶族、壮族、苗族、水族服饰,绣花挂幅、绣花鞋、马尾绣香包、吉祥虎等绣品色彩艳丽,特色鲜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详细】
奇美南丹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面,全县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4乡,居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30万。
南丹的地理位置优越,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历史上的“兵家喉地”。南丹位于西南公路210国道和黔桂铁路交叉点上,西南出海大通道成 【详细】
南丹:吾隘镇同贡屯户均拥有1名农技员
日前,南丹县吾隘镇同贡村同贡屯的38位中青年农民领到了“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毕业证书”,使该屯每户有1名农技员的愿望成为现实。同贡屯是南丹县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示范点。2010年秋季,该屯每户有1 【详细】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强县调研组到平果巴马南丹武鸣调研
2011年8月29日至9月1日,广西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韦坚祥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强县调研组第二组先后到平果、巴马、南丹、武鸣四县开展培育发展经济强县调研。 韦坚祥一行先是考察了四县的工业园区,参观 【详细】
南丹县中堡苗族乡:苗族妇女学习刺绣
源于生活的苗绣图案,极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南丹县中堡苗族乡的苗族妈妈们近期利用农闲时节指导年轻的苗族姑娘、妇女学习刺绣,担当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图为苗族妇女 【详细】
南丹县:新农合成农民减负好帮手
近年来,南丹县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不断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切实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力度,实现了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政策、技术、服务管理和费用结算方面的有效衔接。启动 【详细】
南丹县:立足地方资源优势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实现南丹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2010年,南丹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继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总体目标,以“工作落实年”为抓手,深入推进“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工 【详细】
河池南丹:神秘丹文化 永远的诱惑
走进初夏的南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大街上,一排排满目苍翠的路树,生机盎然。路树上挂满红绿蓝的装饰品,镶嵌在灯柱上字体不同、造型别致的“丹”字,以及在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的显眼处凸显 【详细】
南丹白裤瑶服饰文化深受外界青睐
独特的服饰是白裤瑶民族文化符号,也是白裤瑶民族表达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意念,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6年6月,白裤瑶民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外人称之为“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