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 来源:岑溪市委宣传部 作者:覃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古麻小学位于距离市区30多公里的岑溪市安平镇治垌村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岗上,是治垌小学的一个教学点,这里群山环抱、树木葱茏,这个学期学校有两个班级,分别是学前班、三年级,共20名学生,都同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与其他学校不一样,80后女教师唐晓玲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一名教师,她2016年来到这里执教,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山村孩子的身上,滋润了他们求知的的心田。一晃两年过去了,她发现自己已深深爱上了这份平凡清贫的工作,更离不开了自己喜爱的学生。

  教师梦圆

  秋日的阳光洒落在古麻小学,窄小的校园内显得安静、整洁、质朴。在一间教室里,20个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唐晓玲老师上课。

  “学前班的同学先画画,三年级的同学请打开数学课本第7页温习一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知识,现在老师先考考你们,3的5倍是多少?……”唐晓玲的声音不高,语调却非常平稳。

  台下三年级的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顿时,原本安静的教室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

  其实,现在对于唐晓玲来说,这种“复式教学”她已是驾轻就熟,因为她天天都需要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导自己的学生。

  时光倒回到唐晓玲读小学的童年时代。家在安平镇安平社区的她从小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羡慕老师可以高高地站在讲台上,钦佩老师有个装满智慧的头脑,喜欢老师温文尔雅的样子。”

  然而,由于家境贫困等家庭因素的影响,1998年,年仅17岁的她便涌入了去广东务工的滚滚浪潮,期间,她嫁到镇上古院村的陆家结婚生子,离那个教师梦也越来越远了。

  转眼到了2016年4月,唐晓玲从广东回来后决定不再外出打工,“我们夫妻俩长期在外打工,两个儿子跟爷爷奶奶在家生活成了留守儿童,不服从管教,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我选择留在家管教孩子,让丈夫一个人去广东打工挣钱养家。”

  机会说来就来了,当年10月份的一天,邻村治垌村的古麻小学一个轮岗老师因身体原因不在那里教了,急缺一名代课教师来顶替,但是工资只有1000多元。她获悉消息后,面对和自己去广东打工近4倍的工资差距,没有丝毫犹豫,为圆心中的梦想,她毅然报名争取,经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很快获批成为古麻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

  兢兢业业

  “自己没有教学经验,那里的学生会不会很难教呢?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能否很好地如何融入孩子的世界去读懂孩子的心灵……”去学校报到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唐晓玲心中忐忑不安,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唐晓玲吃过了早粥就开着摩托车在蜿蜒崎岖的乡间水泥路上颠簸着,一路上荒山野岭,人烟稀少,大约开了半个多钟,才来到这所位于大山深处一座小山岗的教学点——古麻小学,教学楼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栋两层钢筋水泥结构楼房,颇为简陋。

  上课的时间到了,唐晓玲走进教室,见到20个高矮不一的孩子安安静静坐在同一间教室里,扑闪着一双双明亮而又有些胆怯拘谨的眼光看着新来的唐老师,“从那天开始,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复式班,什么叫复式教学。”

  上岗伊始,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唐晓玲,面对这个由一年级12个学生以及三年级8个学生组成的复式班,显得不知所措,但后来经过虚心请教一些村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以及经过自己不断摸索,她很快就掌握了复式教学的方法:每天上课,她先安排三年级的学生做作业,在这些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就给一年级学生上课。上完一年级的课程后,她接着安排一年级学生做作业,再给三年级学生讲课……

  “每天在教室两角来回跑,像陀螺一样兜转在两个年级之间上课,一周下来,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嗓子也嘶哑了。”唐晓玲说,那段时间每天薄荷糖、西瓜霜润喉片不离身,经过一个多月后才慢慢适应了这种教学生活。

  因为学校只有唐晓玲一个教师的缘故,她一肩得挑起语文、数学、音乐、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所有课程,成了孩子们的“全能教师”。

  对于语文和数学的教学,尤其是数学,唐晓玲是得心应手,而英语、美术等课程,她坦言:“由于是没经过专业培训学习,担心教不好这些课程,所以我就经常利用‘乡村手机学堂’给学生上课。”

  原来,岑溪市150名学生以下的乡村小学、村小分校、教学点共有300多个,这些学校中,学生人数不足100人的小学有50多所。随着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与“改薄”等项目的实施,每所学校都联通了网络,并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有光纤到校,有联网电脑,有电视机。但是,硬件设备都有了,学校却还存在学科教师紧缺、教师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岑溪市和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构建了“华南师大-广西岑溪乡村手机学堂”平台,广大教师、学生可以与大城市的学校教师在线开展评课、议课、晒课、播课等教研活动。

  “我通过‘手机学堂’能收看市直小学、镇中心小学等老师上课的视频,我只需辅助教学,时而提点一下,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和其他学校学生一样的教学,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唐晓玲说。

  就这样,在教育理念还落后的偏僻乡村教学点,唐晓玲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现代网络教育平台的窗户。

  师爱无边

  两年来,在唐晓玲心中,学生就是她的儿女;在学生眼里,唐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

  “教育教学工作重要,但是学生们的安全也重要,我不能让学生在我这读书出任何事,这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对我自己负责。”这是唐晓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唐晓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她都要挤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安全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学校从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

  “你给孩子一点爱,他们捧给你一颗心。”唐晓玲告诉笔者,三年级有一个姓傅的女学生,起初不服从管教,且经常顶撞老师,后来经过自己在学习、生活上予以关心帮助。不久,这名叛逆的同学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由原来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变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

  “更为让人感动的是,这名学生后来利用QQ平台创建了一个班级QQ群,让我可以随时随地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从而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虽然今年7月份这个班级的学生在这里读完了四年级就转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就读五年级了,但他们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有空还是会通过这个QQ平台向我讨教,而每逢节日的时候,他们也会向我祝福问好,让我心里面暖暖的。”说完,唐晓玲嘴角漾起了幸福的笑容。

  由于教学点离家比较远,唐晓玲的午餐都是在校动手自煮,为了能多一点时间批改作业备课,她几乎每天都是吃方便面,一些学生看见老师如此辛苦,叫她可到他们家里吃午餐或者早上上学时他们帮捎带一些家里种的青菜、番薯等给她当午餐菜谱,但每次都被她婉言谢绝了,“我总会对学生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只要你们努力学习,比请我吃什么美食送我什么都珍贵。”

  在古麻小学校本部治垌小学校长韦智福的眼里,唐老师不仅虚心好学,教学成绩好,对待学生更是关怀备至,“学生们都很喜欢她,有什么心里话也都愿意告诉她,用‘爱生如子’四个字来形容她毫不夸张。”

  唐晓玲表示,在外打工的丈夫说她每天奔波劳碌一个月才领到1000多元的微薄月薪,干脆辞职不干在家只需管教孩子,他撑起全家生活的担子就行了,但被她断然拒绝了,“虽然当代课老师很贫穷,但每天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可爱的笑脸,看着他们的成绩一点点提高,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学生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只要组织需要我,我不会离开这大山里的孩子。”说这话时,唐晓玲的脸上写满了坚定与幸福。目前,她正在函授大专文凭,争取尽快考得教师资格证,早日成为公办教师,从而能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毕生的力量。(覃波)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