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31日 来源:柳城县新闻中心 作者:梁丽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如果《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真能长生不老活到今天,他一定会乐意将家安在柳城县大埔镇的邬家屯,因为这里是个“四季好花常开,八节鲜果不断”的好地方。 

     邬家屯原是一个仅有180来人的偏僻小山村,如今,它却因四季瓜果飘香、碧绿葱笼、泉水淙淙,而被称为“花果村”。昔日一贫如洗的邬家屯村民,如今人均纯收入有3500多元。邬家屯如何摇身变成“花果村”?记者特意前去探寻它的“三变”。

  农房变书屋

     1月9日,在邬家屯的农家书屋内,门外射进的一缕缕阳光把房间照得透彻明亮,村民们陆续涌进屋内翻着书目。61岁的邬松柏告诉记者:“儿女都大了,自己也到了享福的年纪,可有了农家书屋后,我每天都来看,每次出门我老伴都把笔记本、笔给准备好了,说是有好的内容,要记下来回去念给她听。”如果说邬家屯是“花果山”,那么山里的“孙大圣”就是农民邬金祥了。2002年,作为村长的他搬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金箍棒”----近千册科技书籍,在自家新建的小洋楼里,建起了柳州市第一个“农家书屋”。从1997年开始,邬金祥凭借自己从科技书籍中学到的技术和收集的致富信息,开发荒山10多亩,种上了南丰蜜橘等优质水果,从此走上了致富路。邬金祥把种植技术教给其他农户,带动全屯40户农民种上了蜜橘、油桃、大果枇杷等优质水果200多亩,使水果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农家书屋变成农民致富“金钥匙”的鲜活事例,激发了该屯农民读科技书的热潮,该屯拥有科技书籍上百册的农民就有20多户。

  荒山变果园

     走进邬家屯,仿佛走进了真正的“花果山”。刚摘完蜜桔,葡萄又熟了。挂满枝头的油桃,摘一个,咬上一口,分外的甜。而村前屋后,漫山遍野的桔树、枇杷树,更数不胜数,山里,到处弥散着瓜果的清香。

    “种果树比种菜利润高,更有市场前景。”50多岁的村民邬军祥说。2001年,看着大面积不适宜种菜的荒山,村民们开始琢磨“转行”。为让贫瘠的荒山变得肥沃,他们养猪烧草积农家肥;没水灌田,他们就男女老少齐上阵,修建水库。连续几年没日没夜地挑灯拓荒,邬家屯这片贫瘠的荒山渐渐变成了蜜桔绿洲。在蜜桔种植大获成功时,永不满足的邬家屯人还通过读科技书籍看科技光碟,从浙江金华引进了名优葡萄“高妻”品种进行种植,全屯水果栽种面积达900多亩,年产值达35万多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什么赚钱种什么”。当自己的田地不能满足需要时,他们还大胆地以每亩50元的价格租种邻村荒山250亩,进行果业开发。村民邬汉祥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家现种植各种果树20多亩,每年光果树收入就有四、五万元。

  青山变“金山”

     当荒山变成青山后,2006年,村民把自己的村庄命名为“花果村风景区”, 去年蜜桔节期间,美丽的“花果山”就吸引了2万多名游客。发展“乡村游”,让青山变成“金山”。

  “花果山”最吸引游客的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亲身体验上山采摘果子的乐趣。春天,山上油桃鲜翠欲滴,夏天葡萄阵阵飘香,秋天蜜桔金黄一片,冬天竹笋傲霜斗雪。随着“农家乐”的发展,邬家屯村民纷纷开发、建设起各种旅游项目,开发果园,开设农家饭店,开办农家旅馆等,逐步形成了乡村游的一条龙服务。村民邬贵文兴奋地告诉记者:“原来,我自己摘果子去卖,现在,利用这果林开发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别人摘果子,比我自己摘赚的钱还多!”

     如今,柳城县委、县政府也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以邬家屯为试点,着力打造“农家乐”旅游品牌,对“花果村”旅游开发进行了整体规划,投入10多万元兴建篮球场、水泥硬化路、多功能文化室、休闲石椅石桌,要让这里的青山绿水变成百姓致富的源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