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7日 来源:富川县委宣传部 作者:杨飞翔 唐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在持续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基础上,集中开展了“宜居乡村建设大会战”,活动取得了新成效,乡村建设活动再迈新台阶。

  以“基础便民”为引领,建设秀美乡村

  该县以“基础便民”为引领,通过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做到先规划后建设,试点先行,量力而行,整村推进,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今年以来,按照“六个一”的标准重点打造了“富阳—城北—朝东”示范带,集中精力打造富阳镇上虎头村和涝溪源村、古城镇秀山村、柳家乡龙头村和凤岭村5个市级精品村,通过片区、条带、流域建设,实现农区向景区转变,田园向公园的升级,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生态乡村“盆景”建成“风景”。

  该县大力推进“三改六提三增”工程,以“改厨、改厕、改圈”活动和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村收集、镇运转、镇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以电灯、太阳能路灯、风能路灯等多种照明形式互为补充,全面提升农村亮化工程。并不断加快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努力实现村村有安全饮用水,通电、通路,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

  此外,该县还充分发掘和弘扬以“后龙山文化”为代表的瑶族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依托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古树名木及古建筑、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通过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宜居宜游宜旅持续发展的秀美乡村。

  以“产业富民”为依托, 打造富裕乡村

  近年来,该县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民族特色和乡村文化,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并探索了“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民宿”餐饮住宿业。目前,该县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1家,三星级酒店2家、星级农家乐3家、乡村旅行社1家,开启富川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该县以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目前,该县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和改造蔬菜基地10万亩,建立标准化蔬菜园5000亩,新增家庭农场240个。

  此外,该县还积极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千方百计挖掘产业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农村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技能,提高财产性收入,加大农民创业扶持力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土地及房产资源,着力优化农民收入结构。2016年,10个贫困村,6633户,29200人实现脱贫摘帽,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179元,增长0.9%。

  以“服务惠民”为载体, 构建幸福乡村

  该县通过党员亮牌、亮证、亮承诺活动,要求党员佩戴党徽、挂牌上岗,让党员在生产生活中接受群众监督。并推行“四评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效,不断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农民的建设主体作用。

  该县还充分发扬勤劳朴实的农村传统民风,逐步引入现代文明生活理念,积极营造美丽乡村文明和谐新风尚。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教育,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在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同时,不断加快农村电商服务建设,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不断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前,全县已建有村级卫生室119个;组建服务团队41个,参与签约乡村医生124人。建立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个、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6个,并配备民政专职人员67名。为“村级就业、社保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群众文化体育、法律”六项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实现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

  如今,在随着“美丽富川”乡村建设活动不断深入,干净整洁、生态自然、优美怡人的乡村环境,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甜美的乡村生活正逐步成为现实。一个令“城市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美丽乡村已初具雏形。(杨飞翔   唐明)

 

  富川美图 | 七彩渔村·浪漫虎头 李成华/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