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8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梁文淑 通讯员 翟耀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5年,随着我市生态乡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港城大地上一个又一个乡村露出了美丽的容颜,展现了乡村的价值、尊严、自信,让人们看见了美丽,记住了乡愁。

  我市始终把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委书记金湘军在动员会上做工作部署,市长何朝建主持召开全市生态乡村示范带建设现场会议,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解决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的重大事项。市四家班子领导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活动的推进,研究解决问题;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认真部署每一项活动,研究制定活动开展的措施办法,保持了生态乡村建设高位推动的势头。市、县(市、区)、乡三级分别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健全机构,制订了活动的实施方案,实行分片包干和联系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了定点挂钩联系的具体单位和工作队员。据统计,全市共派驻了63个工作队1120名工作队员进驻292个村。同时,建立完善的相关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目前,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生态乡村建设活动资金31718万元,确保了活动各个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通信通讯、宣传画报、橱窗专栏等载体,以多种形式宣传生态乡村建设活动,大造舆论声势。《防城港日报》、市电视台等市主流媒体均设置了生态乡村建设宣传专栏,红豆防城港论坛、防城港天天网等网络与手机短信平台发布了大量相关的信息,多层次地报道了生态乡村建设中的先进和典型经验,曝光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强化舆论监督作用,营造活动氛围,使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深入人心,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2015年,企沙镇簕山古渔村和东兴镇竹山村被漓江出版社《人居广西》收编入册;2015年11月4日,广西日报社出版专栏《看得见美丽记得住乡愁》【广西乡村人居环境范例展示】,刊登了我市《显山山更美 露水水岸秀》专题文稿;有四篇典型材料入选自治区乡村办《简报》,宣传我市建设“四大”边海生态乡村示范带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市十分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乡镇干部,深入村屯发动群众,积极动员群众参与生态乡村建设,有力推动了村屯道路、村屯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上思县采取“县出水泥、乡出沙石、群众投工投劳”的三级保障措施,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抓好自然屯屯内巷道硬化,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免费发放水泥2万多吨,完成了120个村屯300公里左右的巷道硬化。同时,我市还建立健全了农民自主参与、村庄保洁等一系列机制,实行环境卫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形成了分级管理、互相监督、共同保洁的长效机制。目前,全市群众投工投劳114414人次、筹资258万元,开展缴纳卫生保洁费收取的村屯2463个,达到55%,其中港口区保洁费收取率达到92%。全市97%的群众了解并参与生态乡村活动,其中上思县农村“五老”示范带动清洁乡村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的肯定性批示。

  在活动的保障过程中,我市突出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市、县(市、区)、村三级保洁员管理经费投入机制,发动群众,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等方式,确定垃圾费收取制度,不足部分通过财政补助解决。其中,东兴市建立了以奖代补机制、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机制、奖罚分明和权责统一的激励问责机制、工作考评结果与提高村干部待遇挂钩机制、引导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机制、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等“六个”长效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垃圾处理管理新模式,选择一些重点乡镇建设大型垃圾焚烧处理点,村级建设简易的焚烧炉以及垃圾收集池;在村屯就地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倡导农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建设堆沤垃圾收集池,对果皮、秸秆等可腐化沤肥还田的垃圾另行集中处理,减少集中处理垃圾量。鼓励各地大胆探索符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易于推广的乡村垃圾收集、处理、循环利用的新路子,科学合理处理垃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