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杨振文 陈冬梅 谭其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山水相依、水天一色的武宣县城全貌。覃允府/摄 

  东乡镇下莲塘村生态观光农业引来游客如潮。陈冬梅/摄  

  二塘镇樟村生态民居国学画廊。陈冬梅/ 摄 

  武宣镇码头村群众在村里的广场上健身、休闲。陈冬梅/摄  

  金鸡乡江龙屯生态民居一角。陈冬梅/摄  

  通挽镇克胜屯生态农业产业园一角。覃允府/摄  

  三里镇霞山村生态产业红心柚硕果累累。陈冬梅/摄  

  绿新镇思布村美丽田园一角。覃允府/摄

  【核心阅读】

  农庄、院落依偎在黔江边上,一艘艘货船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环村群山如黛,雾如轻纱披绕,层层果园飘香,满眼绿色醉人。周末的武宣县武宣镇码头村,游人如织,外来游客如是感慨: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仙居之地”。

  时光倒流两年,码头村还只是武宣镇一个贫穷、偏僻的村落。如今,像码头村这样,让游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生态乡村美景,在武宣县随处可见。生态乡村建设在武宣,既是一支神奇的画笔,把过去的穷乡僻壤描绘得风光旖旎,又是一只偌大的钱袋子,让滚滚财源流入众多的乡村百姓家。武宣的生态乡村建设,正在成为一根“魔法棍”,指向哪里,哪里就是一派风景如画;指向哪里,哪里就是一片致富的田园欢歌。

  1 一村一策 生态美丽齐共建

  金秋时节,穿行在武宣县的乡村田野之间,目之所及,乡村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农家村落,一块块金黄如毯的稻田,一张张勤劳热情的笑脸,无不为生态乡村的建设注入生动的诠释。

  “‘生态乡村’是‘清洁乡村’的深化和拓展,是‘清洁乡村’的升级版,是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环境整治,要巩固提升,就要加强建立长效管理和督查整改机制。”分管生态乡村建设的县委副书记罗君钰介绍,武宣县按照“建管并重、即建即管”的要求,在以“三化”建设推进“生态乡村”工作的同时,及时跟进长效管理措施,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得到农民支持、能够长效运行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构建“洁、净、美、富”新农村,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该县结合各村集体经济收益、村风民风等实际情况,按照“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引导全县546个村屯制定了各自的村规民约,强化保洁费的收取、“门前三包”、责任到人到户、垃圾日产日清等制度。该县还探索市场运营机制,对城乡清扫保洁,通过公开招投标和承包,形成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的乡村垃圾一体化长效机制。黄茆镇引入公司投入10多万元,对上额、下额、大浪等10多个村屯的饮水工程进行管理,既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维护无投入、管理难的问题,又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在饮水净化长效管理方面探索出新经验。

  “四员合一”是武宣县探索推行的“生态乡村”综合管理新模式。该县在督查中发现,“生态乡村”建设启动后,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扶支持下,群众投工投劳硬化了村巷道,还增种绿化树、景观树和广场草坪。然而,“生态乡村”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树种下去了,群众就各自去忙自家的农工了,没有人淋水、管理,最后会死去或遭受牲畜践踏。于是,该县引导各村党支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将村里的保洁、绿化管理、道路管护、饮水工程管理由同一人担任,并通过人员竞骋、培训、提高工资待遇等强化责任。

  保洁要常态,督查不可缺。该县成立监督小组,县乡村办牵头一周一督查、一月一暗访,对县直单位和乡镇、村屯进行督促检查和明察暗访,在电视台重点通报、曝光脏乱差反弹现象。

  “如今的农村环境好啊,垃圾丢到箱子里,定期有人来清运,路上干干净净的,就是村里绿化树都有人管护,空气很新鲜,生活很惬意。”三里镇双龙村村民林水木笑呵呵地说。

  2 一村一特 家园处处是美景

  “村里的公路、巷道都硬化了,下雨天出门脚底也不带泥了。”说起村里的变化,金鸡乡新村江龙屯的吴锦胜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让吴锦胜高兴的还远不止是路建好了。在“生态乡村”建设中,该村家家户户楼房都进行了亮化建设,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路灯,村道、庭院都进行了绿化,村中还建设了服务综合楼、文化广场,人居环境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站在门楼前,任何来访者都会立即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完全被它那城堡般雄伟的气势镇住了,老庄园周边民居国学画廊的孝道文化,还让小孩深受教育受益匪浅。”来自贵港的游客梁先生这样概括自己在二塘镇樟村游玩的收获。樟村保存有广西最大的岭南建筑——黄肇熙庄园。该村以“生态乡村”建设为契机,净化塘水,绿化庄园,硬化景区路,现在成为“吃有山野葡萄、玩有广袤田园、游有庄园古景、赏有国画奇石”的旅游景区。

  村里的小广场上,原本种植的芭蕉树被保护起来,为广场增添了几丝“土”味;屋子前,茂盛的玉米地套种红心柚,在家就能闻到玉米的甜味。禄新镇镇长黄俊昌介绍,大荣村在发展“生态乡村”的过程中,立足乡土特色,留住乡间的气象和景观,把朴素的农民气息与淡雅的乡间气息留存,让人重拾记忆中的乡愁。

  “‘生态乡村’建设的工作重点是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9330多万元用于‘三化’建设,全面改善了全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县长高贤斌介绍,按照“一村一特色”的规划思路,该县通过挖掘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文化底蕴、繁荣景象、历史人物、经典事件,利用“生态+庄园”“景区+农家”“农庄+游购”“码头+文化”“休闲+养生”等模式,建设了13个个性鲜明的“生态乡村”示范点,破除了“千村一面”僵局。

  3 一村一品 生态田园结硕果

  “是‘生态乡村’建设让我们找到了致富的产业”。提起“生态乡村”建设,东乡镇三多村委的林安宏深有感触,去年底他投资40多万元新种植的30亩10.5万株紫薇花,目前已花开串串,长势喜人,明年开春即可出苗上市,目前市场售价每株10元至15元。而在此之前,他辗转做过水果生意,试种过紫心香薯、西瓜、蔬菜,但都没有形成产业获得成功。

  “种植红心柚果,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为什么不干呢”风沿村上龙屯农民陈全庆说,前两年他已种有40亩红心柚果,通过苗木补贴和提供免费机耕的形式,农户自愿砍掉速生桉改种红心柚,于是,今年春季他再种了17亩,明年挂果投产后,每亩收入不会少于2万元。目前,风沿村全村种植红心柚面积已达5100亩。

  “去年种植圣女果、哈密瓜,很多村民都富起来了,今年我们扩大规模,再种了60亩脐橙。”通挽镇克胜屯村民陆艳华一边忙着裁剪脐橙新长出来的秋梢,一边计算她现在的“工资”收入:把自家的5亩田地以每年1000元/亩的租金租赁给公司,再加上她到基地“上班”70元/天,一年可挣2-3万元,群众收入大幅增长的法宝,就是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陆艳华指着不远处忙着收获哈密瓜的村民说:“我们现在种的地少了,收入却增加了很多。”

  克胜屯属于贫困村,去年,当地政府在横山、克胜两个相邻自然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乡村”旅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及能人,在克胜屯建起了500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基地以“合作社+公司+示范区+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务工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目前,该基地采取水肥一体化大棚种植生态瓜果蔬菜600多亩。

  “我们村95%以上的楼房都是‘柿子楼’,而且大都是这几年新盖的。牛心柿每亩纯收入将近1万元,是村民真正的摇钱树。”双龙水果合作社理事长林立瑜介绍说。

  上李屯以前是个交通不便的贫困村,村里确定培育壮大牛心柿种植这一主导产业后,县里向自治区农业部门争取到了“千亩牛心柿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资金,为果农配置了杀虫灯、果蝇诱捕器等生态防治害虫设备,环保无公害管理促进上李村牛心柿果品产业提质升级,产品不但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出境检验检疫认证,还获农业部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群众通过种果实现了脱贫致富,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打造了文化小广场。

  一浪接一浪的金葵花铺满村寨,田野里拍照的游客三五成群。作为“生态旅游”乡村,东乡镇下莲塘村生态乡村将农业产业与旅游经济联动结合起来,创新发展了“春桃、夏莲、秋葵、冬菜”四季花模式。去年10月,下莲塘村葵花景观上榜“中国美丽田园”,今年7月,该村又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一方面为当地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给群众创造了创业致富的机会。村民刘钿生介绍,这几年,下莲塘村许多村民经营起“农家乐”,生意都很红火,他利用自家的庭院经营餐饮和卖一些小食品,去年就挣了5万多元。

  “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是武宣开展‘生态乡村’建设的核心。”县委书记韦德斌介绍,目前,三里镇上李村的牛心柿、东乡镇风沿村的红心柚、二塘镇樟村的葡萄、黄茆镇麻爪村的大果枇杷、通挽镇横山屯和克胜屯的圣女果、思灵乡平安村的莲藕以及桐岭镇优兰屯的太空莲-大闸蟹立体种养等产业日渐发展壮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