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30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庞革平 郑盛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提到厕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兴上村的农家妇女何燕本能地用手掩住嘴:“嘿,过去村里哪家不是随意挖个大坑,倒上黑乎乎的煤渣就上厕所了,脏得自己都没法下脚!”可如今,记者到她家的厕所一看,其洁净程度和城里不相上下。

  像这样的例子,在广西的农家已随处可见。初尝“生态家园”甜头的农户,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小小沼气池,真是农民文明致富的“聚宝池”!

  小小气池:守护绿色美好家园

  “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房屋苍蝇乱飞。”这是昔日广西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眼前农户何燕的小院,却是春色满园,漂亮的两层小楼掩映于绿树丛中,院里种了果树、青菜和鲜花,院子后面,还有一个小鱼塘,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水面上10多只鸭子在嬉戏……

  今昔巨变是为何?北流市市长丘德奎含笑相告:1997年以来,市里把以养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和以水果为龙头的种植业紧紧扭在一起,粪尿导入沼气池,沼气入室照明做饭,沼液沼渣入田入地作肥料,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

  地处桂东北山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是这一体系的实践先行者。早在1983年冬,恭城就开始抓沼气池建设。到2004年底,该县6.13万农户中已有5.51万户建有沼气池,沼气入户率达88%,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从1999年起,广西平均每年猛增30多万座沼气池,到去年底沼气池总量达293万座,入户率达36.75%,相当于全国平均入户率的8倍。1/3以上的农户不用再砍伐林木作柴火,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25%攀升到2005年的52.71%,翻了一番。

  广西林业局局长黎梅松这样概括沼气池产生的“四个效益”:经济效益,每年可为293万农户提供优质燃料11.72亿立方米,折合标煤83.68万吨,每年还可提供8042万吨沼液沼渣优质有机肥料,为农民增收节支约52.74亿元。生态效益,全区农村每年可以节约薪柴586万吨,保护森林面积48.8万公顷。社会效益,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提高了农村生活质量。综合效益,全区沼气池一年产生的综合效益达2.7亿元。

  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新农村

  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般配套养几头猪,猪粪入池发酵沼气,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而经微生物作用后生成的沼液和沼渣,则是一种优质有机肥。用沼渣作基肥,用沼液浇灌,种菜菜香,种果果甜。

  先行发展沼气的恭城农民,最先尝到“沼果”的甜头。他们将沼液沼渣用来大种水果,不仅产量连年以40%的速度增长,而且水果的品质、外观、味道都格外好,客商抢着上门收购,买卖双方各有其惠。以“猪-沼-果”为发端,恭城开创了以沼池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

  随后,广西各地大胆创新,探索出了“猪-沼-稻”、“猪-沼-菜”、“猪-沼-茶”等路子。这些模式的共同点是:“养殖-沼池-种植”三位一体,种养业就地实现生态循环。

  有了沼气池这个中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态原理,就在八桂农村精彩地演化出多姿多彩的循环种养业,使节约型新农村建设变成了现实。

  秸秆,在大多数农村是一烧了之。而在武鸣县农村,秸秆却成了宝贝。在该县城厢镇濑琶村七星屯,我们看到一个刚投产20多天的集中供气沼池,90立方米的容量,就可满足全屯24户人家炊事和照明。

  自治区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肖超介绍说,七星屯集中供气沼池,体现广西沼气发展的两个新方向:一是变猪粪发酵为秸秆发酵,解决农村养殖业下降后粪便不足的问题;二是由每家每户各建一个小沼池,转向全村集中建一个大沼池集中供气,可实现集约化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多次强调,沼气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全区上下必须大力推广,切实抓紧抓好。据规划,三年后,广西的沼气池总量将达373万座,沼气入户率提高到59%;到2015年,沼气池总量增到468万座,沼气入户率提升到74%,广西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普及沼气的省区。

  乡村文明:实现历史巨大跨越

  富有创新意识的广西农民,如今不再仅仅满足于建一个沼气池,而是把建沼气池、“五改十化”、住宅改造纳入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统一规划,把以沼气池为中心环节的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仅“十五”期间,全区投入沼气池建设资金达9.11亿元。自治区主席陆兵则说,今后检查农村工作,首先要看群众家里有没有沼气池。

  高水平的农村生态家园是什么样子?自治区副主席孙瑜这样描述:农家庭园自成体系,生产场所与生活场所有机结合,除了环保楼房、卫生厨房、标准畜禽舍、清洁自来水等设施外,还实现庭园绿化美化、村组道路硬化,以及小果园、小鱼塘、小猪场、小菜园一体化。

  农家庭园自成体系,带给农民的不仅是经济上富足,更是生活方式的巨大跨越。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的村民罗承干这样描述他的今昔两种生活:过去一年到头就围着一亩三分地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辛苦又吃不饱饭。

  如今,用沼气一年就省下煤气费900多元,种果养猪养鱼又增收上万元,一早起来,可在小庭院浇花淋菜喂鱼,打理下小果园;下午,还搞些第三产业,读读书看看报;晚上,邀上邻居在村里的灯光球场赛上一场篮球。

  在北流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该市在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时,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农民公园39个,文化广场38个,灯光球场185个,图书馆135个。农民群众由此有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