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启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据自治区新农村办最新消息透露,南宁市武鸣县和原邕宁辖区新农村为期两年的建设试点已完成试点村屯过半目标,目前各项工作推进顺利。最近,全国人大代表对我区新农村建设实地调研后认为,我区新农村建设部署早、行动快、力度强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资金投入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开工。自治区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计划资金16.16亿元,目前已下达项目投资计划86699万元,到位资金61335万元。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五基”、“十网”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主要用于农村道路、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医疗卫生、广电通讯、屯内绿化、村屯规划等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活环境。试点村农民得到了真正实惠,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已有1876个村屯参与试点,占试点范围村屯总数的77%,涉及人口总数的73%,作出承诺自愿集资投工投劳并无偿提供建设用地的村屯1236个,农民集资到位资金达10751万元。

  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确保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自治区农业、建设、交通、水利、林业、供销等有关部门不仅制订了工作方案,而且及时派人进村驻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农业厅发挥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作用,率先在南宁市实施“联手抓发展共建新农村”主题活动,厅机关处室和厅属各单位共联系52个村屯,帮助提供技术、良种、信息,引进资金、人才,培训农民,培育产业,开拓市场,指导管理和发展经济,并赠送了大批良种、肥料及科技书籍;建设厅为武鸣县双桥镇12个新农村制订了村庄整治规划,统一了新农村建设标准要求;水利厅出台了新农村试点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供销社制订了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共青团广西区委出台了在全区团组织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旺行动”的意见;南宁市各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加,形成了助推新农村建设强大合力。

  农村设施的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推动了试点区农业产业发展。江南区苏圩镇那海村贯穿8个自然坡的通村公路建成后,带动沿线发展5000亩冬种马铃薯、8000亩春秋种西瓜和1万亩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了优势产业带。其他试点村优势特色产业也得到较大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民生态村”、“农业旅游村”、“农业产业村”,促进了农民增收。武鸣县双桥镇杨李村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年人均收入3450元;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大林村大量种植香蕉,年人均收入5000元;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模式,一头饲养母猪,一头种植龙眼、香蕉、芒果、砂塘桔,年人均收入3680元;南宁市兴宁区留肖坡村走出一条农、牧、渔、工、商协调发展之路,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据统计,试点区去年农民人均农业产值比上年增56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443元,增加315元,增长10.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黄启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