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露圩镇圩逢节将举办 蓝衣壮民俗“碰撞”水彩艺术
宾阳县露圩镇党委书记施天建4日介绍,“宾阳县露圩镇蓝衣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暨‘蓝衣壮水彩小镇’全国水彩画名家邀请展”将于5月20—21日在宾阳县举办。 【详细】
宾阳县:打造特色农业镇建设宜居乡村
为加快宜居乡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宜居乡村品质,宾阳县王灵镇不断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子,着力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以促进全镇经济转型升级。该镇还从多方面优化各项惠民举措,齐心协力打造特色农业镇,建设宜居乡村。 【详细】
宾阳:蓝衣壮人民为牛过生日
农历四月初八是宾阳县露圩镇蓝衣壮人民为牛过生日的节日,全镇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敬拜牛栏,然后用枫叶水给牛洗澡、披红戴花、喂食黑米饭,舞龙、舞麒麟、舞彩凤等传统活动项目也轮番上演。 【详细】
宾阳土地增值税收入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宾阳县地税局全力推进土地增值税征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月28日,入库土地增值税156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908万元,增长137.78%。 【详细】
“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宾阳县举办“非遗”展演
2月6日,“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举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集中展示当地舞炮龙、舞彩凤、师公剧、踩高跷、游彩架、丝弦戏等民间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参与。 【详细】
宾阳县:生态乡村建设抓特色出“新牌”
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宾阳县王灵镇结合本镇特点,并根据群众意愿,逐步有序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全镇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抓好特色出“新牌”。
【详细】
宾阳毛笔
宾阳县芦圩镇大罗村从事毛笔、毛刷生产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其生产的毛笔用料讲究,从选料到制成要经七十多道工序,道道工序严格把关,生产出来的毛笔笔尖具有滑、直、不脱毛、吸墨性能好,书写流利的特点。目前生产的毛笔,毛刷类达70多种,年产量数十万支(件),产品销往 【详细】
宾阳竹编
宾阳素称 竹编之乡 ,宾阳竹编以竹子或以竹为主兼杂木、藤、丝、草等辅助原料编制成的各种精美大方、造型雅致、品种繁多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篮、花盘、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装饰品。宾阳竹编生产历史悠久。 【详细】
宾阳牛角梳
而声名远播的宾阳牛角梳,选用优质天然水牛角为原材料,沿用当地独有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牛角自然形状纯净取样,样式各异。此外,牛角产品还有茶具、鞋拔以及各式刮痧、按摩用品等。 【详细】
上半年宾阳县“美丽南宁”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获市考评组肯定
7月12日至13日,南宁市乡村办副主任蓝锦山带领考评组到宾阳县,就宾阳县开展“美丽南宁”乡村建设重大活动2016年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参加“十佳乡镇”考评的乡镇进行专项考评。县领导张世辉、杨怿、李春亮、林锦枝陪同考评。
【详细】
宾阳县邹圩镇加大投入建设生态乡村
今年以来,宾阳县邹圩镇围绕生态乡村建设工作,整合资金,加大保洁补助经费、基础设施建设、村屯绿化、生态农业等方面的投入,为生态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详细】
宾阳武鸣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
截至6月30日,宾阳县累计完成财政收入945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773万元,增长10.22%,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51.52%;武鸣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1790万元,同比增长4.8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76%,双双完成上半年“双过半”目标 【详细】
宾阳巴乍村建成花园式村庄
“大家齐心协力,努力美化绿化村屯,率先在全镇建起了首个生态花园,乡亲们以前想不到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现实。”6月8日,宾阳县和吉镇巴乍村干部冯德文说。
【详细】
宾阳县扎实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今年以来,宾阳县持续有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把“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为民生重点工程,作为提升宾阳县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策,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由浅到深,全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乡村 【详细】
宾阳地税局实现首季“开门红”
截至3月31日,宾阳县地税局共征收入库区局口径收入2.27亿元,占市局下达第一季度收入指导性任务2.17亿元的104.61%,其中入库县级财政收入2.21亿元,占县政府下达一季度收入任务2.20亿元的103.18%,实现税收收入首季“开门红”。 【详细】
宾阳县乡村建设精准扶贫齐头并进
自开展“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以来,宾阳县甘棠镇创新工作思路,将“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多措并举助推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共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