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 11:03:50 右江日报

  目前,新一轮精准扶贫已进入决战阶段,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移民扶贫等各种扶贫方式不断涌现。田东县近几年的金融扶贫和新型扶贫移民社区建设已经成为精准扶贫新典型,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把精准扶贫提升到扶贫治理的理念加以认识和实践,成了田东的首创;“无土移民”新村建设将扶贫与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探索相结合,是田东扶贫工作一大特色。然而,田东本轮精准扶贫的新型移民社区建设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期两轮扶贫移民新村建设是否可比,有何不同?是传承中的发展,还是断代凭空的设计?笔者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沉底问政”,带着扶贫移民治理的诸多思考,就此展开了调研。

  这次调研对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县内实施易地搬迁的部分移民新建制村,其中包括平马镇的新乐村,祥周镇的那达村,思林镇的江山村、新隆村,那拔镇的六鲁村等5个村。调研采用听汇报、座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形式,我分别到点召开5个座谈会,走访部分自然屯点和农户。

  一、基本情况

  1.人口状况:5个移民村建于1993年至1997年,当时移民979户4321人,搬迁后2年内有59户搬回老家,又有55户自愿来顶替,3年后至今又先后有逐步致富的51户搬到县城和乡镇所在地建房居住,那达村有12户非移民户近几年来果场帮工后也申请转户该村入住。目前,5个村常住1019户4213人,其中劳动力2444人,还有贫困户473户1854人。2.土地状况:5个村共有耕地面积13590亩,人均3.07亩,均为旱地,没有水田,有200户原居住地还保留耕种,两头兼顾。3.宅基地状况:5个村宅基地为当时统一安排的每户42平方米。目前,5个村仍有325户居住在原建的瓦房,有67户已经分户,但由于没有宅基地无法建新房。4.生产生活状况:5个村目前长期劳务输出130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3.4%,短期打工难以统计。农户收入主要为劳务输出,生活来源主要靠种甘蔗、芒果和其他家庭种养。去年5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新乐村3255元,那达村4600元,江山村6500元,新隆村6666元,六鲁村4609元。

  二、移民工作主要成绩

  田东县通过上级支持、对口扶持等方式,用5年时间成功将当年居住在作登、布兵、坡塘等大石山区的979户4321名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搬迁安置。目前移民村常住1019户4213人。基本做到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移民新村村容村貌、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移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体现在:

  (一)扶贫移民决策切合实际。用异地安置的办法,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人畜饮水困难、水电路三不通、读书看病两难、生活在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的群众进行搬迁,极大改善了缺水缺地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他们的发展和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扶持做到持之以恒。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所有移民点全部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大部分屯点已通水泥路)。二是产业扶持不断增强。三是公共设施日趋完善。所有村通广播电视,有学校、村卫生室,新农合、低保等制度建立健全,上学难、看病难、看电视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生活质量大为改善。四是住房条件大为改善。移民之前群众住的都是瓦房、茅草房,现在5个移民村1019户,已有688户建起楼房(平房),占总户数的67.5%。

  (三)社会治理公平公正。一是组织建设一视同仁。二是就业培训一视同仁。三是社会力量帮扶不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移民自身问题。

  1.极个别移民的确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2.产业结构仍然单一。3.住房条件还较差。由于缺乏资金,目前5个村仍有 325 户住占地42平方米的旧瓦房。 4.村民自治能力差。5.村级集体经济缺乏规划和目标。5个移民村中除了那达村2011年云贵铁路建设占用补偿10多万元,还有村集体养猪场有收入外,其余4个村均无集体经济项目和收入。

  (二)政府部门和乡镇问题。

  1.产业转型服务跟不上。2.基础设施建设的后期扶持不足。移民新村基础脆弱,后劲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对移民新村没有特殊照顾,目前5个移民村仍有 8 个屯没通水泥路,有1屯 11户存在饮水困难,有 325 户仍住旧危瓦房,还有2个移民村未通公共汽车。3.土地权属纠纷调处不力。出现土地争议跟进不及时,不少纠纷案久拖未结,存在不稳定因素。4.管理有待加强。

  四、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无论来自哪里,都显示出移民新村抗击能力的脆弱性,都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留心呵护。

  (一)进一步解决思想问题。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深化对移民群众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同时,加强创业教育,使移民敢于借贷创业,敢闯敢干,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用自己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二)进一步解决生产技能问题。脱贫致富技术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移民群众迫切需要的生产技术要雪中送炭,忌锦上添花。尤其目前年轻人外出打工和在家种蔗转种果的技术培训、规划指导,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等要及时跟进,做到准确见效。

  (三)仍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生产生活用水、屯与屯道路硬化建设、村屯公共建设用地和农户分户建房用地等,个别屯点由于原先规划时考虑不周,原来缺水如今仍缺水,原来无路现在仍无路的问题要下决心解决。

  (四)千方百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村级要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建议对新村宅基地规划调整,确保需要分户的农户有宅地建房;倾斜危旧房改造指标,改善移民居住条件;加强落实低保、社保、医保等惠民政策,让移民群众享受到均等公共服务。

  (五)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一要统一村屯称谓,六鲁村5个屯沿袭原建称谓为“一号点、二号点”一直到“5号点”,那达村有组无屯,应该与周边村屯一样,村中有屯,屯中设组,统一规范称谓。二要下大力气建立新村各屯土地档案,将档案移交档案馆,并以此为依据加大对移民村的土地纠纷调处工作,事不解决,决不收队。建议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进村,此事不决,后患无穷!三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农民进城扫清障碍。

  (作者系田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编辑:spring  作者:林世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