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3 11:10:14 梧州日报

  近年来,梧州文化产业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众多文化平台的立项建设、各类群众艺术团队创作的推陈出新,加之以各种节庆假日为契机充分地展现给广大市民,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梧州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具有“散、小、弱”等特点,整个产业还没有形成“抱团式”集团化发展,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与体制相对陈旧,实现对外文化交流“走出去”目标乏力,人才队伍储备与梯队建设上还略显不足等,这些都成为制约梧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同样,梧州要实施文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走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步棋,就必须抓住“创新”这一关键词,加强对梧州文化产业发展形式的创新力度,立足于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整体提升梧州文化软实力,为梧州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方向指引。

  创新梧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方式

  梧州要增强文化自信,以更开放的气魄,将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规划建设中,增强本地文化与跨区域间文化的共融性。对此,梧州文化产业发展要具有国际前沿目光,以先进的国内外文化为参照,积极结合本地文化的特色,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各个层面的创新,占据更高层次上文化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创新,着力提高梧州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手段促进梧州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要加速梧州文化事业发展产业化,实现从文化开发、消费到服务等产业链上有机衔接,提高梧州文化产业的集中化程度。

  推进梧州市文化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与制度建设,提高文化企业的资质与水准。本地文化企业的素质是支撑梧州文化产业繁荣长足发展的基础,对此要积极引导文化企业内外兼修。一方面要引进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和技术适应市场化要求,另一方面要打造梧州文化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效应,重视企业内部的文化人才、文化资本经营和文化产品创新,实现本土文化企业迈向专业化与产业化生产道路。

  创新梧州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与模式

  一方面,政府要大力推进文化合作项目纳入到梧州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发展规划与战略部署中,积极构建梧州与“珠江—西江经济带”流域兄弟城市之间的人文联系,深入推动政府、民间和企业等多层面文化交流与合作。例如,举办广西(梧州)粤剧节、梧州骑楼城美食节等活动,吸引周边省份城市人们及企事业团体的广泛参与,增进粤桂两地“共饮一江水,两广一家亲”的情谊,使得梧州在吸引粤港澳资产投资、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基地转移中占据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类博览会与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成果优势,精心打造梧州文化交流品牌。如要以梧州承办广西第十三届运动会、广西第六届园林园艺博览会,自主举办的梧州国际宝石节、中国(梧州)国际健康养生产业大会等诸多重大赛事盛会为平台,加大对梧州风土人情、历史底蕴、现代城市文化形象的宣传力度。可通过出版推介梧州人文风土的书籍或读物赠与外宾,以及利用各类新兴媒体加大对梧州文化演艺、影视动漫、旅游休闲等文化产品的网络传播与宣传,来提升梧州文化在粤桂两地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创新梧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与机制

  努力构建促进梧州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新机制。政府文化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有资质的本地文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与外部风险投资机制,来实现企业长足健康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社会创新要素更多投向文化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文化企业,建设一批梧州科技型文化企业创新平台,激发文化企业创新活力。

  构建梧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梧州市文化企业服务体系,给予对梧州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企业优惠的财税政策,拓宽文化创新型企业的融资信用担保渠道,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以及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为我市的文化企业提供优质的满意服务。

  构建梧州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新机制。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将文化创新驱动确立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同时也要强化文化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采取“政企、校企、企企”联建的方式,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梧州文化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的不断攀升,逐步助推我市文化产业朝着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迈进,为实现梧州打造文化强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李开元)

编辑:spring  作者:李开元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