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1 09:35:03 巴马县行政综合执法局、巴马县委党校

  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杯、浪漫诗篇,已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话说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他心如刀割,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心系人民的人,人民永不忘记他。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争先恐后地划船去拯救,于是才有振奋人心的端午赛龙舟的民俗;人们将饭团、鸡蛋投入江里,以免江里的鱼鳖伤及屈原的遗体,就有了我们今天吃粽子的民俗。

  万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郭沫若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发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集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屈原的伟大,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永远上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的魂。屈原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他的忠是一种广义的,一种大爱,一种永恒,不计报酬与代价。用灵魂之歌来谱写生命之歌。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这种大事大非的事。但你是否考虑过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其实又时刻都体现着忠,不计报酬与代价的忠与你自己,忠于你所爱的人,忠于爱你的人。平凡,朴实没什么不好,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放出那属于自己的光芒。可见,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寄托了伟大的爱国情感,凝结着一心报国的赤胆忠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它作为我国人民对以爱国诗人屈原等为代表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先驱表达缅怀之情、崇敬之意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特点,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人们抒发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节日。在新的时代,这样的品格,这样的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内心深处最眷恋的内容和最敬畏的力量。

  我们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我国也把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推动中华文化历史不断发展壮大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是啊,节日是表达一种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蕴含其中。或许每一个节日本身所要凸显的内容不同,但归根到底,都包含着美好的精神内涵,都寄托着世人的良好祝愿。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五彩缤纷,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节日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更代表着文化和民族的认同。“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毋容置疑,现在许多旅居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历经几十年甚至更长久的国外生活,依然保持着我们的传统,他们虽然身在国外,依旧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我们的民族节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现代的国人在越来越熟悉西方节日的同时,也在以更惊人的速度遗忘着自己的历史、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一些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譬如,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就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我们不能忘记:2005年11月,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这绝不仅仅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个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文化记忆的节日却成为了他国的文化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有一首歌里唱道:“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里都充满了自豪感。是啊,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而瑰丽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一地之宝、一国之盛;它们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端午之争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有了一种忧患意识,并且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我们作为“龙的传人”, 应该如何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文化血脉。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就是对于我们的一个检验。最根本的就是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教化。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从最基本来说,过端午就应该突出爱国主义这一主题,要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以普及民俗知识为重点,滤布性的开展民俗知识讲座与展示活动;以弘扬端午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除旧布新为重点,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努力营造正能量的节日氛围。

  总之,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而传统节日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从七夕的金凤玉露,到重阳的登高赏菊;从秦腔的底蕴悠绵,到京剧的唱念坐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华夏浩繁的史帙中显得那样熠熠生光、璀璨夺目。面对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作为后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自觉的做一个维护者和传承者。庆祝传统节日不仅是延续一种风俗习惯,更是对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还是用屈原的名言说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我们一起努力,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

  作者:陈莹峰巴马县讲师团成员,巴马县委党校讲师,巴马县行政综合执法局绩效办主任、执法员。

  覃玉梅东兰县

  易案能 东兰县

  黄大章 巴马县西山乡

  黄灵锋 巴马县西山乡

  刘彩料 河池市

编辑:陈莹峰  作者:陈莹峰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