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09:11:59 广西日报

  难题

  甘蔗每年种植面积1600多万亩,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6%以上,位居全国之首。

  木薯年产量2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居全国第一。

  蚕茧年产量3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3%以上,居全国第一。

  全国凉茶市场60%的仙草提取物来自广西,仙草种植居全国首位。

  马蹄种植面积30多万亩,是中国最大的马蹄产区,占全国半壁江山。

  作为农业大省,广西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业的废渣、废液等由于得不到有效利用,变成一座座垃圾山包、一条条污臭水沟。

  镜头一:

  灵山县宇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面对一天天堆高的生产废料——仙草渣,副董事长王剑峰一筹莫展:“每天上百吨生产废料,遇到刮风下雨,灰尘满天,污水横流,腐臭难闻,附近群众意见很大,我们只好花钱租场地堆放,每年花在这方面的处理费要100多万元。”

  画外音:

  灵山凉粉是灵山县的地方特产,近年来,灵山凉粉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2年产量达到8300多吨、产值达1.4亿元,产品远销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毛里求斯、中东和我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然而高产的背后却是让人头痛不已的大难题。

  镜头二:

  灵山县广西百强水牛奶业股份有限公司,说起养殖成本,董事长吴守允显得十分无奈:“2000多头奶牛每天光饲料就要20多吨,现在饲料越来越贵,养殖成本越来越高,难啊!”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科研人员问:“为什么不用当地的仙草渣喂牛呢?“

  “我们试过,但牛睬都不睬,不肯吃。”

  画外音:

  一方面是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废料难以处理,另一方面,众多水产和畜禽养殖户面对高昂的养殖成本束手无策。

  镜头三:

  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翟品球指着堆积成山的生产废料马蹄渣说:“要是能把这些东西变成宝,回收利用,该多好!”

  正在厂里进行调研和检测新业务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刘军义陷入了沉思。

  画外音: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拥有“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拥有顶级的人才、尖端的设备和强大精湛的检测技术,如何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将各种废料变成禽畜的安全饲料、种养殖的高效肥料,帮助企业有效处理生产废料,改善生产和生态环境,减轻企业的沉重负担,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呢?

  突破

  镜头一:

  在一座座堆积成山的生产“垃圾”中,科技人员不顾臭气熏天和烟尘飞扬,采样、拌样、制样,孜孜不倦地“淘宝”。

  画外音: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专家们以生物技术为突破口,通过混合原料和复合菌种,利用酶促生物技术,将废弃物中的营养成分缓释出来,供给有益微生物生长。通过有益微生物的转化,将废弃物变为有用的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供给下游畜禽水产养殖业使用。此举不仅可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品质,还可以不用或避免滥用抗生素,从而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镜头二: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刘军义和吕春秋两位专家向记者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一个个充气的塑料袋、塑料瓶内,正处于不同发酵期的样品,经过酶促生物技术发酵,有的由黑乎乎、散发着恶臭的废料,变得黄澄澄并散发出阵阵清香;有的由原来污浊不湛、充满漂浮物的废水,变成了或乳白或金黄的营养液,鲜亮纯净。

  画外音:

  在新的领域应用酶促生物技术,关键是菌种的筛选、原料的配比、低碳工艺的实现和最终成本的控制。实验室针对马蹄渣、甘蔗渣、木薯渣、鱼皮(鳞)、酱料厂废渣、菠萝渣、罗汉果渣、淀粉渣等不同的种类、成分进行对比,设计出实验方法和数据标准,精确分析和控制每一步的变化和代谢过程。

  镜头三:

  营养袋里,一朵朵香菇鲜嫩、透亮。用酶促生物技术转换而成的高效生态肥料,栽培出来的香菇生长速度快、繁殖的肉牙多,根粗肉厚,营养成分齐全。“口感好极了!”刘军义说。

  画外音:

  经过5000多次试验,实验室终于摸索出不同种类废渣(液)所采用的不同发酵温度、时间等,对于有营养价值的废料,开发禽畜使用的安全饲料;对于没有营养成分的,则用于果树、鱼(虾)养殖场的高效肥料。如马蹄渣经过处理,可以制作禽畜水产养殖饲(肥)料;仙草渣、甘蔗渣做成牛羊饲料;鱼虾下脚料做成鸡鸭饲料;泻粉加工废水做成液体肥;酱料生产的废渣做成水产养殖的营养液,甚至用废弃的柑橘和柿子、柿子皮酿酒制醋……

  “钱”景

  镜头一:

  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一排排现代化的种牛舍、育肥牛舍、饲料加工车间,董事长翟品球说:“过去,企业生产马蹄粉后产生的马蹄渣一无用处,既污染环境,又增加成本。现在我们用发酵处理过的马蹄渣作为牛饲料,利用这一科技成果,开展多种经营,进行肉牛标准化养殖,实现了循环农业的模式:扶持农户种植马蹄-马蹄加工成马蹄粉-马蹄渣养牛-牛粪用于种植柑桔、马蹄,真正变废为宝!”

  画外音:

  首先尝到应用这种技术甜头的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建立了肉牛养殖基地,运用循环种养技术“牛-沼-玉米、马蹄-牛”进行肉牛养殖、销售一体化,目前存栏肉牛、母牛600多头,每天每头肉牛能节省饲料10元左右。

  镜头二:

  灵山县广西百强水牛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守允说:“一头奶牛一天的饲料需要花15-20元,利用这一技术,每天每头奶牛可省下3-5元,整个灵山肉牛奶牛的存栏量是2万多头,一天能省下近10万元。“

  画外音:

  目前,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已在各生产基地对5000头牛、2万头猪、10万只鸡鸭、1万多亩鱼虾完成了观察,经过对使用各种经酶促生物技术处理的饲料养殖出来的牛、羊、鸡、鸭、鱼、虾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证实“变废为宝”开发出来的饲(肥)料,能有效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从而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促进动物生产;并且能优化禽畜产品品质,使得肉质鲜美,从而提高附加值。

编辑:spring  作者:记者 杜蔚涛 通讯员 韦万春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