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08:58:15 广西日报

  编者按

  7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今年初以来中国1/4国土出现雾霾,约6亿人受影响。

  雾霾天气在广西虽然不明显,但是,居安思危,如何实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保护好并打响这个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是我区面临的一个急迫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也是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我区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如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化解快速发展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排放矛盾,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今年出台的《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作出了具体的部署。

  形 势

  能源“贫困户” 耗能之“大户”

  广西工业是耗能大户。资料显示,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石化、建材、制糖、造纸7大重点耗能行业年用能量占全区工业用能的95%以上。

  广西又是能源“贫困户”。“缺油少煤无气”,七成以上能源供应依靠区外调入。

  近年工业的高速度,已经让广西的环境容量受到逼迫。2012年初龙江河镉污染等系列事件,一再敲响警钟。

  “经济后发展”是广西的标签,但不应成为羁绊,发达省市过河“摸石头”的经验,更应成为广西避过陷阱的“醒世恒言”。随着近年国内环境问题频频爆发,广西作为“后来者”更不该滑向传统工业化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基 础

  多领域探索 初具“燎原”势

  近十年来,广西逐步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如今已小有成效。

  在制糖、电力、石化、稀土、再生资源利用等工业领域,初步形成了各类循环型产业链、循环型产业园和循环型示范基地。甘蔗制糖循环经济模式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重点化工企业实现了磷酸、磷铵、氟化铝装置废水、废稀硫酸等全部回收循环利用,硫铁矿渣作为资源回收利用,磷石膏渣大部分回收利用,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初具规模。

  对废渣、废水、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处理,初步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电力、制糖、化工等主要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面成绩突出,南宁市、梧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

  在种养方面,基本形成以种蔗、种桑、种稻等循环型开发为主的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牧草或秸秆为主的饲养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猪+沼+果(稻、菜、蔗等)+灯+鱼”为代表的立体化多产业集成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定 位

  先行先试、创新引领、改革示范

  规划提出,我区将通过各种措施,将广西打造成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省级先行先试区,西部资源型省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创新引领区,循环型技术、政策、管理创新与社会参与综合改革示范区。

  通过点、线、面(“点”即:循环经济重大示范性工程、循环型产业、循环型企业和循环型园区;“线”即:多产业立体化集成、园区间跨产业耦合、产业间资源共享、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静脉工程等具有区域资源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面”即:内部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循环型城市和社会体系)与周边省份和有关国家充分对接和资源整合,形成优势集中、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发展区、发展带和发展通道,最终形成“点—线—面”充分衔接的全区循环经济发展大格局。

  目 标

  循环特征突出 生态成效显著

  到2015年,构建起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的生态产业链条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企业和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产品,基本形成工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修复,循环型社会体系和循环型城市特征逐步显现。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重点行业、工业(农业)园区、企业集群,建成3-5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降低7.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7.9%,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8.8%,氨氮排放总量降低8.7%。

  思 路

  “五循环”体系 完善新布局

  当前,广西工业化进程加速,重点发展的20多个千亿元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强优势、重特色,抓工程、构网络,促创新、跃层次。

  强优势、重特色。突出区域特有的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巩固和完善现有食品、有色金属、石化等循环型产业、企业特色产业链,不断形成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新优势。

  抓工程、构网络。以“点”带“面”,向前、向后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各种循环型产业链间联系,构筑循环型城市体系。

  促创新、跃层次。加快企业、行业内部物质循环,向企业间、园区间、行业间及城市和社会系统各方面循环发展。

  在以上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我区将大力推进循环型产业、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社会——“五重”体系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体系,构筑“两区一带、五战略通道”的空间布局。

  “两区一带”指北部湾循环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循环经济带构成相互联系、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两区一带”。

  “五战略通道”,即利用广西在北部湾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分别与广东、湖南、云南、贵州进行产业对接和资源整合;加强与越南的经济合作,促进两国跨国界产业协作,构筑桂粤、桂湘、桂滇、桂黔和中越五条循环经济战略通道。

  

  培育循环型产业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列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培育对象,并作了具体部署。

  循环型工业

  培育制糖、汽车、铝、建材、石化、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循环型产业链;重点发展改性沥青,加强炼油、塑料制品与工程建材等行业的共生耦合链接;发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加强电力、冶金、建筑材料等行业的共生耦合链接;开展污泥利用,加强造纸、化工、皮革、印染、污水处理、电力、建材、种植等行业的共生耦合链接;以钢铁、石化、有色、电力、建材、食品、造纸、制药、蚕桑茧丝绸等行业企业为重点,促进企业上游原料及产品与下游原料及产品的生态链接。

  发展清洁能源,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发展核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积极利用西气东输和中缅管道天然气并稳步推进沿海液化天然气利用、非粮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气化、风光互补节能照明集成等项目建设,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生物燃气汽车加气站。

  培育循环型试点企业。重点培育28家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93家制糖企业、23家新型干法水泥企业、11家火电企业、4家铝企业、38家人造板企业、7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再制造试点企业。重点支持中铝广西分公司、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河池南方有色冶炼公司、桂林高锋新型建材公司等,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以及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南宁、梧州、玉林再生资源产业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循环型农业

  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300个,建设循环型农业示范基地50个,建设糖料蔗制糖副产品综合利用示范基地50个、循环型食用菌高标准示范基地30个、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10个、循环型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10个,全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提高到60%以上。重点发展节水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广应用循环农业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

  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畜牧—生物有机肥—粮、果、蔬”、“养殖—食用菌—农林种植”、“养殖—生物肥—昆虫蛋白—养殖”、“种植油茶—茶油—茶麸—洗发水+肥料—种植油茶”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推进“牧—沼—果(菜)”三位一体或“养殖—沼气—种植(果菜)—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结合、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开发。

  建设循环型农村新社区。着力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减少外部能源输入,加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实现农村社会生活“干净化”消费,加强农村生活环境整治,推进循环农业示范村建设。

  循环型服务业

  重点发展环境认证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研发中介服务机构,完善资金融通、工程建设、设施运营、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环境服务项目。

  推进商贸业向循环型现代商业转变。搞好特色商业街区、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生态化规划建设。鼓励开设“绿色商店”、“绿色超市”、“绿色餐饮”,推行绿色采购,建设绿色消费市场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和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菜篮子”流通网络。培育旧货服务中介,规范发展旧家电、旧电脑等废旧物资二手交易市场,开展闲置设备租赁和旧货调剂交易,促进闲置设备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积极建设循环型流通体系,建立绿色旅游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重点开发推介生态旅游产品和低能耗旅游产品。完善环境保护标识和废弃物分类收集设施,推广使用可降解旅游快餐用具和包装物。

  构筑循环型城市

  根据《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除了行业、企业外,我区14个市也要建成循环型城市,让城市更快捷便利、舒适清洁,成为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生态居住区。

  南宁市:建成循环经济示范中心城市、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创新城市。

  柳州市:将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西部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典型,到201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

  桂林市:加快社会循环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和绿色旅游业,加快推进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路,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道路,建成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和高端循环型旅游城市。

  梧州市: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以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钢铁、再生塑料等为核心的再生资源产业集群。

  北海市:着力打造沿海石油化工、冶炼、海产品加工产业、造纸产业循环经济链,力争建成全国石化、电子产业循环经济先进城市。

  防城港市:重点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粮油、化工等行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力争建成全国冶金循环经济先进城市。

  钦州市:力争建成全国石化、造纸产业循环经济先进城市。到2015年,工业循环经济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贵港市:以五大产业园区为循环经济发展平台,重点在制糖造纸、生物化工、电热联产和建材等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玉林市: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十二五”期间,在水泥、日用瓷、造纸、酿造、皮革服装、汽车工业行业中培育8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百色市:力争建成百色生态型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成为中国和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广西新工业基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示范市。

  贺州市:推进石材开发产业循环经济工程、钨钛产业循环经济工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工程和平桂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工程,力争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

  河池市:突出有色金属和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发展。

  来宾市:重点发展制糖、铝加工、冶炼等循环经济,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糖业循环经济基地。

  崇左市: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糖业、锰加工循环经济基地。

  培育循环型社会

  循环型社会是一个新的概念。《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区将从五方面入手培育循环型社会。

  ——循环型再生资源体系。构建以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集散市场、分类加工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加快建立城市社区和单位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密闭转运、集中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在有条件的农村,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绿色交通体系。鼓励使用城市公交节能环保车辆,倡导绿色交通工具出行。

  ——节能建筑。注重建筑垃圾深度回收利用,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节能建筑和集中供热;全面推广应用路灯照明节电技术;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引导有条件的住宅小区设计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绿色消费模式。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方式,限制过度包装,自觉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鼓励公众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

  ——节约型政府。建立废旧办公设施集中回收利用机制,完成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抓好办公场所空调、照明和用电设备、用水管理,大力发展推进电子政务,严格控制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实行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

编辑:spring  作者:莫艳萍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