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农业农村厅锚定“制度规范、问题治理、数字赋能”主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督运行机制,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全区农村集体财产在规范运作中实现保值增值,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桂林平乐县大塘口村盘活村集体三资经济,依靠月柿产业,走上了致富路。郑玲玲 摄
制度为基 构建“三位一体”监管体系
“广西将制度建设作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先手棋’,着力破解账目混乱、监管乏力等难题,构建‘政府主导、专业运作、多元联动’监管格局。”广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负责人介绍说。
广西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构建纪检监察“室组厅”联动体系,印发多项工作方案与操作指引,明确各级职责和整治重点。建立常态化审计机制,每5年开展一轮全覆盖审计,积极探索组级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加快推广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应用,规范会计核算,搭建区市县三级交易平台,推动集体资产进场公开交易。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健全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形成长效监管格局。
桂林市扎实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过部门协同定方案、分批推进抓重点、成果运用促整改等方式,已于2024年底完成全市1706个村的审计任务。同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并全面铺开“村两委”换届前相关审计工作。自2025年7月起,全市17个县(市、区)所辖行政村已陆续启动新一轮审计。
象州县高位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投入190余万元实现123个行政村、1336个村小组代理记账和财务源头管控。累计排查11个乡镇相关村屯,整改问题10个、追缴资金35.95万元,解决群众难题5件,形成典型案例2起。目前,全县所有行政村财务管理均已纳入全国系统统一管理,村民小组级公账户开立率达97%,85%实现规范化运行,初步建立起“账套化+数智化”的长效机制。
公开透明 推动集体资产上线交易
广西以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整区试点为契机,坚持公开透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线上交易进程。目前,全区已建成自治区交易平台1个,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 7个、县级交易中心107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有力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进场交易规范仳、市场化。2025年1至6月,全区农村集体资产进场成交924宗、成交额5.42亿元,其中线上交易299宗、成效额8729.48万元,分别占比32.36%和19.21%,线上交易比例稳步提升。
防城港市实行村集体资产资源统一进场交易机制,今年以来,上思县思阳镇高加村108平方米办公楼等13个涉及办公楼、铺面、养殖塘、土地等类型的集体资产项目,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成功交易,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7.3%,显著提升了集体经济效益。北流市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智慧农经信息服务系统”,北流市民乐镇水岸村轻工产业园B地块综合服务楼1100平方米项目通过公开招租挂牌,原挂牌价79.2万元,最终以105.6万元成交,溢价率33.3%,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靶向治理 聚焦重点领域攻坚破题
广西聚焦村级财务、集体经济合同、工程管理、村级债务四大关键领域,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在广西农业农村厅官网、微信公众号公布举报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自2025年以来,广西农业农村部门累计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问题线索100多条,直接推动返还群众财产折合金额6240多万元。
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重点整治坐收坐支、“小金库”、白条入账等违规行为;在合同与工程管理领域,分类处置问题合同,紧盯项目审批流程,南宁某村集体项目涉嫌违规问题被及时移交纪委处理,体现“零容忍”态度;在村级债务整治中,全面排查并重点整治违规举债行为,桂林某镇因违规贷款形成的债务经整治后已全额清退,有效防范了基层财政风险;防城港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督运行机制,取得较好成效,截止9月16日止,该市共纠治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38个,整治率达100%;发现集体经济违规合同71份,已完成整改61份,整改率达85.92%,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数字赋能 激活监管效能新引擎
广西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效能,依托全国平台构建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全面开展资产清产核资,精准掌握资产底数。推广使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推动村级财务由“手工账”向“智能账”转变,监督模式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升级。广西总结推广梧州市整市推进试点经验,明确要求全区所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使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会计核算。截至2025年8月底,全区已有1.46万个村级组织在全国财务管理系统建立账套,占比96.45%;1.36万个村级组织开展记账,占比90.04%。其中,梧州市所辖县区的896个村级集体已连续两年实现系统规范记账。
来宾市75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751个完成全国财务管理系统使用,占比99%,财务数据准确率提升至99%,报表生成效率提高80%,彻底扭转了过去“糊涂账”“口袋账”的被动局面,为全国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来宾经验”。
在广西乡村振兴的大画卷中,一个个微观实践串联起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防护墙”,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广西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