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9 09:49:21 广西日报

 

73271503959454413.jpg

 宇海村村民万长春家,通电后能全天候收看电视节目。女主人说今后买个电烤箱,就不用烧柴火煎鱼了。

 

  记者 李春生 通讯员 粟慧琼 李传琪 文/图

  桂林市临桂区最后一个“无电村”通电了!城区里竟然还有“无电村”?8月24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从临桂城区驱车两个半小时到达黄沙瑶族乡,再颠簸两个半小时到达宇海村委。宇海村委距县城约120公里,地处广西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下辖宇海、大村、下槽、罗江4个自然村,72户瑶族村民散居在30多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只有一条简易机耕路通向大山之外。

  人称“临桂小西藏”的宇海村委平均海拔约1300米,群山连绵云遮雾绕,一路上林海、云海、雾海和斜阳次第呈现,令人心旷神怡。因为此前不通高压电,村民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现在好了,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买个冰柜,出笋子的季节冰上一冰,吃上一年。还可以买个烤箱烤鱼仔。”7月27日,正式通高压电这天,宇海自然村一位村民边说边剥着刚刚挖回来的甜竹笋。

  瑶山地少,蔬菜不易种植,漫山遍野的竹笋,就成了山里人餐桌上的美味。以前,没有冰箱保鲜,只能晒成笋干保存,风味自然是不一样的。黄沙乡的鱼仔干,也是山中美味,在乡里的集市上每公斤可卖到四五百元。

  7月27日之前,宇海也并非完全不通电,村民用的是“微水电”——每年3月到8月是山里的雨季,山上的水池蓄水一天,到了晚上8时前后,放水下来能带动微型发电机正常工作一到两个小时,可以照明、看看电视。

  “村民们家家都有个小的水轮发电机,大家最讨厌起风和下大雨的时候,水流被树叶挡住形成了“堰塞”,发电机就转不起来了,或者水突然冲下来发电机突然发力,虽然有稳压器,但还是经常烧坏灯泡和电视机。”宇海村委会副主任何顺亮道出了用“微水电”12年来的苦恼。

  水大了烦恼,水小了没电。

  “不下雨的时候蓄一天两天也不一定满,除了生活必要的用水,就没有多余的水能带动发电机,只能靠煤油灯照明。”陪记者进山的乡干部苏庆胜说,“在冬天,长达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没有水发电,村里有谁出山赶集都是大事,要负责帮村民们买回煤油。”

  为彻底解决宇海村委的用电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临桂供电局投资660万元,从项目申报、勘察设计到施工历时近5年,为宇海村委实施通电工程。

  “10千伏宇海线路全程32公里,线路走廊基本处于崇山峻岭之间,204号基杆塔就使用了348根电杆,最大跨越处达604米。”从事线路建设30多年的施工监理陈宁桂说,宇海线是他遇到的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

  由于地处花坪自然保护区,线路施工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无人区”,进山只有一条沿山边开凿的石土路,平均宽度不到两米,一年四季都有塌方、滑坡的情况发生,雨季更为频繁,不能通行大型机械。“由于杆塔基本在大山大岭间,必须先开辟施工便道和马道,通过人扛马驮,才能将工具材料等运送上山。”陈宁桂说,“最困难的137号杆,离车辆能到位的地方有700多米,距离看似不远,但是要翻过两个坡度有70多度的山头,全部靠人力足足拉了半个月,才将电杆拖到位。”

  宇海村民贺顺丽在春节赶集买年货时,看到商场家电促销,买了一台洗衣机,旁边的老乡笑她——家里就亮一个灯泡,买洗衣机能用吗?她笑着告诉老乡:“供电局已经把电杆都拉到山上拉到村子里了,很快就会有高压电了!”现在通电了,贺顺丽把蒙了一层灰的洗衣机外包装取掉,研究了很多遍使用方法,终于让洗衣机派上了用场:“手洗衣服洗了40多年了,终于用上了洗衣机,以后做活路回来再也不用辛辛苦苦洗一家人的衣服了!”

  看到宇海村民万长春5岁的小孙女羞涩地扯着衣角,记者问她:“家里的灯亮多了,电视机一天都能开了,你开心吗?”小姑娘使劲点头。万长春说,现在高压电通了,打算先把家里的木楼收拾好,加盖几间房,过一段时间路修好了,就在家发展高山冷水养鱼、农家乐,让进山游玩的游客有饭吃、有地方住。我们有了创收,孩子们就不用常年在外打工了。

  86岁的彭云芬是罗江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从没走出过大山,虽不会普通话,但还是不停地讲着当地的方言,与记者“碎碎念”,满心欢喜。

  “以前我在宇海小学当老师,不下雨的时候,阳光可以透过屋顶的亮瓦照进教室,可山里的天气变化莫测,阴雨的日子很多,光线很暗,很心疼孩子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时候就只能带着他们朗读,不用看黑板。”回想当年,宇海村支书周元良感慨万分,“要是有现在的条件,孩子们就不用小小年纪离开父母到山外住校上学了。”

  348根电杆在大瑶山落地生根,32公里的银线飞架山间,让这些深山里的村落告别了微型水轮机、蜡烛和煤油灯。经过测算,宇海村委通电工程户均投资高达10余万元,是全区农网建设工程中户均投资最高的地区。

  原标题:

  银线架瑶山 牵出幸福来

  ——喜看临桂区最后一个“无电村”通电

编辑:芝洲莫鱼  作者:记者 李春生 通讯员 粟慧琼 李传琪 文/图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