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金秀讯 1月21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瓦厂村六干屯的一家老牌榨油坊里,一群瑶族油匠们正忙着磨茶粉、烹茶粉、箍茶饼、上榨床,一派火热的场景。不一会儿,色泽鲜黄透亮的茶油便缓缓地从榨床上流下,香味溢满榨油坊。
瑶族老油匠吴郑友告诉记者,当地至今仍保留着土法压榨茶油传统技艺,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每年的农历十月中下旬是榨茶油的旺季,将采收后的茶籽进行曝晒,待其壳脱落后,取茶仁用石磨研碎,先用农家灶微火煎炒茶仁粉,再用蒸笼隔水蒸熟,然后箍成茶仁饼,趁热放入一个圆木掏空制成的榨油床压榨成油。
“老油坊的茶油,现在卖到每公斤90元,还供不应求哩!”吴郑友说。
据悉,地处大瑶山深处的大樟乡有悠久油茶种植历史,由于当地生态气候环境优越,这里的茶籽产出的茶油具有色泽澄清、香气浓郁、品质好、耐储存等特点。目前,该乡油茶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仅油茶一项,全乡年人均收入1000多元,群众种植油茶的热情高涨。(通讯员赵宾宁 蒙健)
蒸笼隔水蒸熟茶粉
瑶族油匠在箍茶饼
箍好的茶饼
茶饼上榨床
不停敲击,压榨茶油
刚出炉的茶油,鲜黄透亮、飘香四溢
编辑:赵宾宁 作者:赵宾宁 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