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0 10:01:07 广西日报

 

  

  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李代展、欧萍英夫妇返乡创业,在资金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获得贷款支持,重振雄风。

 

  

  有了10万元的贷款,贵港市港南区瓦塘镇三多村村民余连科的工厂得以增加一条生产线,扩大了工厂的生产规模。

 

  

  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中的“三户联保”机制,让鹿寨县鹿寨镇波井村的周兴安、潘华军等3人可以开心搭伙贷款创业。

  创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如何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这个话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时下,在广大农村地区,返乡创业正成为热门话题。为了推动农民工返乡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加以支持,政策红利不断。

  201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出台《关于创新和加强农民工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从2015年至201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民工创业,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至此,广西成为全国率先出台农民工创业担保政策的省区。

  这一政策帮助众多创业人员解决了缺少资金和创业项目困难,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和活力。

  A

  减轻创业负担

  伴着日益高涨的“返乡热”,不少农民工陆续回到农村干事创业,希冀在这块自己曾试图挣脱的土地上,实现并成就他们自己美好的创业梦想。

  贵港市港南区瓦塘镇三多村的村民余连科,便是其中一员。2012年,他与爱人回乡创业,瞅准的是当地的林业加工行业。

  夫妻二人返乡创业,还要把多年的务工积蓄全部搭进去,这一举动曾遭到亲朋好友质疑。“做什么事情都会有风险的,不干怎么知道不成功?”余连科这般回应。顶着重重压力,夫妻二人在村里开办了一家木材加工厂。由于两人头脑活络,手脚勤快,肯钻研市场,产品很快就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加工的木板供不应求,生意也逐渐进入正轨。

  但随着木材加工厂生意做大,流动资金的不足也开始影响工厂运营,一度没钱购进原材料,有几单大生意都是在资金环节卡了壳,“当时也想走银行贷款,但工厂起步没什么资产抵押,授信额度也低,手续相对繁琐,只好作罢。”

  2016年3月,在当地举办的一次创业培训中,余连科得知广西有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这一项好政策,他喜出望外,当即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同年5月,贷款成功到账。

  “多亏了这项政策,不仅免息,放款的时间还这么快,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余连科说,当时市场的原材料进价低,如果不拿下来的话,后期再进货,整个成本就会变得很高。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有了这笔10万元贷款,工厂随即增加了一条生产线,原材料也得以备足。很快,随着工厂规模扩大,生意渐旺,年收入达30多万元。这也给村民创造了不少在家门口挣钱的岗位,如今工厂共雇用19名工人,其中有5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

  许多人执意认为城市是金子的故乡,因此农村的青壮年都到城里发展谋生。但在鹿寨县拉沟乡的80后瑶族妹子李柳萍看来,农村是一块被埋没的财富宝地,只要肯动脑筋,农村的商机同样是无限的。

  2012年,她怀揣着从深圳打工积攒下来的5万元钱回到鹿寨,创建起一家土特产贸易公司,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近两年,随着电商发展迅猛,加之人们对产品档次有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对于渠道的开拓、品牌的建设、包装的升级等等一系列改变,势在必行。然而,想要适应新形势,横亘在小李面前的则是资金周转这一问题。“虽然经过几年时间的积累,公司有了一定的客源,生意也渐有起色,但想要加速公司的升级转变,还需大批资金的投入才行。”小李回忆道。

  2016年,得益于我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贴息贷款这一政策,小李顺利获得10万元贷款资金。于是,申请注册品牌商标、建设电商创业平台、升级产品包装、加强宣传推广……一系列市场运作,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在今年春节前后,公司所销售的鹿寨蜜橙达3000多件,不仅满足了当地周边购买需求,甚至还远销北上广等地区。

  “以往,我们销售的蜜橙都只用编织袋包装,不仅显得档次低,而且还无法物流,销售覆盖面较窄,现在通过规范化的纸盒包装,产品更显档次,也更受消费者青睐。”小李说。

  小李告诉记者,未来会继续扎根当地土特品产业,进一步提升家乡特色品牌知名度,今年下半年公司还计划在柳州市开设一家200多平方米的分店。

  B

  培育特色产业

  “这就是我们种植的砂糖桔果林。”3月20日,记者驱车来到鹿寨县鹿寨镇波井村波井屯,村民周兴安、潘华军指着前方一片郁郁葱葱的果林介绍道。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砂糖桔树,枝头已簇满新叶,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他们告诉记者,之所以种砂糖桔,是因为这是桂北地区近年来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广受市场欢迎况且收购价连年居高不下,“这里面肯定有赚头!”

  同年,他们与另外一位村民筹集资金,一口气租下村里40多亩地来种植砂糖桔。

  由于砂糖桔幼树需要3年始果,5年才能达到盛果期,因此前几年,3人都需要持续投入相应资金来进行养护和培育。进入第三个年头,后续资金开始捉襟见肘,眼看果林新的生长周期快要到来,这可急坏了他们。

  2016年春,村委会主任给他们带来一个好消息:区里出台了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其中的“三户联保”机制,可以让村民相互之间担保,以申请贷款。

  随后的贷款申请十分顺利,2016年6月20日,三人的款项均已到位,共计30万元的贷款,得以对果林进行更加细致的养护和培育,也成功帮助他们渡过创业的一大难关。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周兴安信心满满地说,今年12月份就是果林大丰收的时候,“到时候整片果林都会挂满黄灿灿的砂糖桔!”

  在蒙山,说起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蒙山县新圩镇新圩村农民李福贤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2014年,在外地打工的李福贤返乡创业。然而,他决定种植火龙果这一特色水果的举措,让旁人大为吃惊,反对声、嘲讽声不绝入耳,但李福贤心里有数:种植火龙果,无太多病虫害,经济收益高,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在对当地气候、土壤进行科学论证后,李福贤筹集资金在新圩镇壮村路段边承包下50多亩地,成立红心火龙果家庭农场。

  2015年,李福贤通过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成功申请到10万贷款。这笔钱很快被他用在购买优质的生态有机肥料上,“施什么样的肥料,是取决果实今后质量的关键。”

  由于施肥有方、护理有法,种出来的火龙果清甜爽口、皮薄肉厚,深受当地客商的喜爱。2016年,李福贤农场所产的火龙果一销而空,收入达30余万。

  如今,该农场已成为一家集火龙果种植和销售、果苗培育和销售、种植技术培训、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家庭农场。同时,李福贤也已帮助周边2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C

  助力精准扶贫

  贵港市港南区思怀乡新城村村民甘永昌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2014年,夫妇俩返乡务农,但辛劳所得仅能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年成好能混个温饱,遇到自然灾害,一家人口粮都成问题。”老甘说。

  改变家庭面貌,过上富裕生活,成为老甘一家最大的渴望。

  左思右想,老甘把眼光放在了村边的河上:“村边的河水清澈,水草丰富,很适合发展网箱养鱼,而且相对于池塘养鱼,网箱养鱼管理技术较为简单,鱼发病的几率较少。”

  近几年,不少村民依靠“近水”的优势开展网箱养鱼,收益颇丰。老甘也很是渴望网箱养鱼,但无奈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

  2016年,老甘在参加创业培训时得知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不由心动,随即通过“三户联保”机制,申请到10万元创业贷款。

  “借来了锅赊来了米”,老甘网箱养鱼的创业计划开始付诸实施。

  2016年6月,钱款到账后,老甘开始购置网箱、鱼饲料、鱼药等,随后选购1万尾鱼苗进行养殖。由于老甘此前有不少网箱养鱼的经验,加上夫妻俩用心照料,养殖进展非常顺利。

  今年3月初,甘永昌一家辛苦养殖的鱼类,刚一投放市场,就被慕名前来的外地客户一抢而空,赚得4万余元。这不,心情倍儿爽的老甘夫妇俩,在家忙着宰鸡杀鸭,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打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今年,我们一家准备脱贫了!”通过贷款开展网箱养鱼,老甘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老甘说,新的一年,还要把更多的村民吸收进来,共同发展网箱养鱼,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我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涉及种养殖、商贸服务、餐饮旅游、物流加工等行业,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的特点,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的发放切实解决了农民工创业初期融资难题,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区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总量达到8.2亿,帮助1万余人实现了创业梦想,有效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带动就业,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薇璞  作者:罗 琦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