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3 16:14:12 博白县政协办公室

      近来,围绕着博白县宁潭镇大湾村发生的变化,已成为博白县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话题。这里村民无需动员,大家自愿参加义务劳动;得知家乡建新村,在外打工的青年人也纷纷回归。在他们的努力下,不久后,这里将建成一个集文化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图书馆的农村乐园。这一切,还得从一位名叫“九叔”的个体老板说起。

                     个体老板捐30万建设家乡

    今年74岁的个体老板黄仁诗,原住博白县宁潭镇宁潭村委大湾自然村。经过多年打拼,他在玉林、南宁等地拥有多处房产,还有一家的药材企业,家产上百万元。今年9月,他回到老家休闲时,发现村子因为缺乏规划,房屋显得零乱不堪,到处充斥着人畜粪便的臭味。

    他了解到,由于村里没有专供娱乐的场所,村民们平时只能打牌消遣,但不知不觉玩起了赌博。村民劳动一天回来,最高级的享受也只能看看电视消遣,然后把灯一关,夫妻俩钻进被窝里早早地睡觉。“结果,随着‘哇哇哇’一声啼哭,又有人超生了。”黄仁诗说,自己虽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总不能忘记家乡的养育之恩。于是,他产生了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和改变村民生活的想法,得知村民的大力支持。

    黄仁诗慷慨地拿出20万元,把通往大湾村的一座失修的木桥建成坚固的水泥桥,又拿出10多万元,把通向大湾村的400米长的泥路修成水泥路,并请人在道路两边种上了整齐的棕榈树。看着黄仁诗为村里做出默默奉献,村民十分感动,大家积极投入到建设新村的行动中。在老黄的建设下,一些村民主动搬出居住多年的老屋,让出空地用来建文化广场和篮球场。出于对黄仁诗的感激,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九叔”。

                                                     村民建新村热情被“点燃”
  
    1月13日下午,在大湾村见到,昔日的黄泥路已被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取代。村中一处空旷的地方,一些村民正在浇注水泥地面,运输石料和水泥的车辆不停地进进出出,整个工地上一片繁忙。
 
    “东面在建是村里的文化广场,西面是灯光球场,球场边将来还要绿化,然后在附近的鱼塘边建几个凉亭。”“九叔”黄仁诗指着工地热情地介绍起来。这些在建的地方,原来都是村民的自留地。要知道,大湾村600多人中,人均只有不到5分地。要是在其他地方,想动员村民出让土地,那可是很难的一件事。可面对九叔,村民们不但表示理解,而且还积极配合。

    九叔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村民产生如此高的热情?村民们说,原来大家都有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苦于无人出来领头。自从九叔无偿地捐献了30多万建新村后,大家在感动之余,积蓄在心底已久的力量也被激发出来了。   

     由于大湾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一些田地被撂荒。为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土地,九叔建议在上面种上马铃薯和油菜花。开工那天,10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一些村民甚至背着小孩参加劳动。当时亲眼目睹现场的博白县一位干部说,这种场面已经很久不见了。它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集体劳动不同,当时多少带有不积极因素。而现在,村民为建设和改变家乡面貌完全出于自发。不到一个月,50多亩农田全部种上了上述经济作物。

    村民也感慨地说,油菜花可作为经济作物,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等到有收成时,大家再按劳分配。通过参加集体劳动,村民之间久违的和谐相处的民风,重新回到了大湾村。
         
                                                       政府高度称赞大湾村

    “大湾村的做法值得肯定,它甚至对整个博白县建设新农村,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宁潭镇党委书记廖展锋认为,大湾村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源于这里的民风淳朴,村民之间比较团结。这正是建设新农村所需要的。

    廖展锋说,建好大湾村,其作用不言而喻,这不仅能改善村风村貌,还能带来一种健康的新风尚,彻底改变农村中的陋习,促进村民之间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村民之间凝聚力。为充分发挥大湾村的示范作用,镇政府专门带领各村干部到大湾参观学习,平时有什么会议或活动,也专门到大湾村举行。

    廖展锋表示,为支持大湾村的新村建设,镇政府已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支持,准备在全村推广使用沼气,彻底改变全村的面貌。据了解,博白县领导也对大湾村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博白县政协领导多次到大湾村指导具体实施,将在全县推广。

编辑:sanmu  作者:刘春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