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8 10:51:20 广西日报

  

  龙舟表演赛中斗志昂扬的队员。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娘娘庙,里面挂满了牌匾和锦旗,都是历年来龙门村龙船队赢得的荣誉。

 

  

  村民朱年生展示自己手写的龙门村历届龙舟比赛记录。

 

  品味乡愁

  “桂林无杂木,山水有清音。”在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龙门村,有一种代代传唱的“清音”,那便是龙船歌。作为龙门村独有的民间文化,千百年来,龙船歌为村民们划龙船加油鼓劲,也传承着人们与山水沟通交流的历史。

  龙门村是远近闻名的“龙舟之乡”,在国内外龙船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在龙门村,即使是小孩也会划龙船;而龙船歌,村民们耳熟能详,很多人能哼唱几段。

  “不划龙船,听不懂龙船歌。”76岁的村民朱年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桂林龙舟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龙船歌是由音乐丰富多变的号子连接而成的套曲,共分11部,均无歌词,仅由“哦、嗬、吔、呀、嘿”5个助声词的不同发音来进行表达,在龙舟竞赛中发号施令。

  “哦呀吔呀嘿,呀哦嗬吔呀嘿……”唱起龙船歌,朱年生中气十足。他说,虽然歌词只有五个字,但按照比赛节奏轻重缓急,歌曲曲调可以变化多端。

  龙门村有个娘娘庙,庙里有一块“兄弟情深”的牌匾,以及历年来该村龙船队赢得的荣誉。“每当唱起龙船歌,我们就感觉特别有劲,总感觉这歌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朱年生说,一条船几十人划,想要得第一就必须齐心协力。

  在鼎盛时期,龙门村曾有14支船队,200多名队员,龙舟赛五年一小赛,十年一大赛,附近乡镇的龙舟队都会受邀前来参赛。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漓江的水面上,龙舟的鼓点声越来越难觅,龙船歌也逐渐稀薄,面临着“断层”的困境。

  现在,朱年生收了一名叫李解放的徒弟,将龙船歌完完整整地教给他。朱年生的儿孙们也都能唱出完整的龙船歌。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端午特别节目《歌从漓江来》,朱年生祖孙三代人齐登舞台,把这段漓江上的古老“神曲”,送到了全国观众耳边。

编辑:薇璞  作者:记者 王春楠 通讯员 朱 滢 王亚东
首页